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万里烽火觅诸侯 > 第17章 烈酒(第1页)

第17章 烈酒(第1页)

不知不觉,日子在学习中流逝,转眼就是阳春三月了。

马家的园里百花齐放,争先恐后的点缀着春天的景色,让人陶醉!春日融融,春风和煦,树叶的新绿衬托娇艳的花瓣;阳光格外明媚!三月的风吹到身上不再寒冷,飞絮轻扬。

王奎放步园里,吟道:“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分三色,两分尘土,一分流水。”淡淡的春愁氤氲在心,远处马跃山听到王奎吟咏《水龙吟》笑着说:“奎弟何来如此多愁善感!”

王奎也不好说想家的话,只好敷衍说看花有此感受。

三月,书院已经开学,这几天连续在讲《孟子》,其实王奎已经很熟悉了,但是还是仔细听夫子释义。

这学期船山书院人满为患,梓州府的很多儒生从四面八方赶来求学,因为府试案都出自船山书院。

书院虽然入学考试很严格,束修也较高但也挡不住学童的求学的热情,除了甲班是一个班外,其他的乙丙丁都是三个班,丁班分成六个班。

夫子们笑得合不拢嘴!

五月的天开始炎热起来了,王奎想到以后如果有官身参与到抗倭,伐建奴等军事行动中去的话,军中将士难免死伤。很多伤者是感染死的,因为没有消毒设备。所以王奎想找个地方把酒精或者高度白酒提炼出来,以后可以大规模应用于军队。

从历史记忆来看现在南边戚继光将军正在和倭寇战争激烈的时候!伤员满营,无法消毒,最后呼天抢地感染而死。

王奎找来马跃山问他家还有没有别的小院子,他想租来用用。马跃山说离城五里有一农庄只有两个孤家下人居住,如果对他有用尽可使用,不需要拿钱。王奎让东来买了一口大铁锅,买了二十坛酒。每坛五十斤。

王奎让东来用牛车分三趟运送到马跃山家的庄子上去!

王奎还要去找铁匠打一个薄一点的铁锅盖,中间开直径几分的孔。

铁匠铺说明天来取货,马跃山不知道王奎要做什么,遇到胡满堂和他说了这情况,胖子是个爱玩爱吃的人,一听就有兴趣。

拉着马跃山出了学堂到他家农庄去!

见王奎正在和那俩老人说什么,老人见到马跃山准备磕头行礼,马跃山忙拉住不让。

后来才知道,是马老爷可怜他俩没后人,就安顿他们守在这里照看田庄,收收租谷养老。

王奎商量让他们给他烧火,请他们喝酒。俩老当然愿意,这几年耍的毛了。胖子问王奎到底做什么?

王奎不应!

问急了,王奎让他俩听他安排,他俩虽然疑惑但还是接受。这次花了王奎五两银子,心疼的什么似的。所以一定要成功!

第二天东来拉回了锅盖,锅盖上有一个直径大约三厘米的铁管子。

俩老人砍来一捆竹子,全部锯成三米左右,用细铁棍把中间的竹节打通。每一根相连接的地方都用糯米打成的米泥裹起来,弯弯曲曲的接几十米。

估计差不多了,王奎和东来合力把酒倒了两坛在锅里,让二老开始烧大火,没一会锅里就“咕咕”响起来了。酒精蒸顺着竹筒千回百折的冷凝,开始一滴滴的,后来随着火势的加大,流成了一根线。酒香浓郁,混合着青竹的芬芳!

接了半坛后酒味就越来越淡了!

王奎让俩老停火,把锅里剩余的水倒掉!俩老不依,说上好的酒怎么能倒掉?

王奎用碗让他们尝尝,没什么味道了!清汤寡水哪里还是酒?

王奎用小碗在坛子里舀了两小碗让二老尝尝,王奎招呼到先尝一小口试试!二老不信邪。

“咕嘟”一口干完!

啊~

半天没有声音,脸上的表情僵住,眼睛死死盯住!

马跃山吓到了,连声喊: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