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穿越到宋末崖山的 > 第322章 祥兴十年皇帝大婚(第1页)

第322章 祥兴十年皇帝大婚(第1页)

数日之后,新年的庆祝己经告一段落,赵昺带着阿里海牙等人来到翔龙府军营之中。

对于赵昺的到来,宋军将士们一如既往地热情高涨。不过随后又投入到各种训练之中。倒是阿里海牙的到来,在一些老卒身上产生不小的波澜。

“头儿,快看,跟着官家身后的那个色目人,我怎么看着很面熟的样子。”一名参加过琼州之战的老兵问道。

“阿里海牙?这家伙怎么来了?他不是被官家秘密关押着么?”一名基层军官定睛一看,吃惊地说道。

“嘶!怪不得,我说怎么看着这么脸熟,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别管那么多了,官家做事自有道理,继续训练。”基层军官吆喝道。

五年,悠悠五载!

阿里海牙重见天日,重获自由。

自元旦庆典后,阿里海牙也曾在城内走动观察,所闻所见,犹如置身于另一世。

大宋国富民强,翔龙府之繁荣,更令其惊叹不己。

此刻,阿里海牙满怀期待,很想知道宋军的战力,究竟能达到何等恐怖的境界。

“阿里海牙,朕常闻,蒙古齐射天下无敌。多年不见,朕不知道卿可还能弯弓射大雕?”赵昺扭过头笑着对阿里海牙说道。

“臣虽年迈,可手上的本领还是能拿得出手的。臣斗胆向陛下借弓箭一用。”

阿里海牙原本就是一心思缜密之人,此时的阿里海牙更是一身便服,故而只能向赵昺借硬弓一用。

“来人,取弓箭来。”

有护卫取来一张弓,箭矢数支。

宋军使用的弓与箭,都是由弓弩院、弓弩造箭院或者各州、军的都作院制造。

北宋在汴京建立了大规模的兵器生产作坊,即南、北作坊,又建立了弓弩院,专门生产各类刀枪甲具和远射兵器。

南、北两作坊主要制造铠甲、刀、枪等兵器以及兵幕、甲袋等装备;而弓弩院则主要制造各种强弓劲弩及各类箭支。

宋朝弓箭装备己达到制式统一,也就是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生产这玩意儿古己有之。

“陛下,此弓太轻,臣用不惯。”阿里海牙接过一张宋军制式硬弓,拉了两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古代弓箭是有等级之分的,通常以石、斗等容积单位计算的。

宋朝更是注重制式化,故而其弓弩都是统一的。

宋仁宗康定元年也就是1。4。年曾经规定,步骑兵所用之弓皆分三等,步兵三等分为十斗、九斗、八斗弓,骑兵三等各为九斗、八斗、七斗。(宋一石约等于后世6。公斤,1。斗等于一石。)

到了宋哲宗元丰元年十月,(即1。78年),哲宗皇帝下诏在京城校场测试诸军技艺,又将步骑兵射箭技艺中增加了射中箭数的规定,凡步射,63中为一等,2中为二等,1中为三等。骑射,5骤马射3矢、背射2矢。弩射,自六中至二中。床子弩自三中至一中。

对于射箭技艺优异,或者过规定弓力者,当年的哲宗皇帝还给予钱粮奖励。

淳熙十五年,即1188年,孝宗皇帝曾下诏,凡弓箭手弓力从八斗或九斗升至一石而能6射中3箭者,得赏钱五贯。

事实上,宋军弓箭手普遍使用八斗弓力,也就是5。公斤左右的弓。至于说军中能开七十多公斤的强弓硬弩,都是“虎力”的存在了,凤毛麟角一般。

这玩意儿可不是体弱之人可以玩得转的。奥运会射箭项目男子用弓一般都是二三十公斤反曲弓,用这种弓打打兔子、野鸡之类的可以,至于说野猪、熊、虎之类的猛兽还是算了吧。

不但射不死这种猛兽,反而激怒对方,一个加冲锋,再顶一下,就真完蛋了。

还有一个原因,现代比赛用弓,配件太多,不适合作战使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