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 第1章 宫野施恩藏阴谋(第1页)

第1章 宫野施恩藏阴谋(第1页)

宫野一郎是个狠角色!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民国都南京被日军攻陷,从此,南京城在哭泣。

日军侵占南京后,谷寿夫师团长先倡议,报请寺内寿一和朝香宫鸠彦亲王,再请示东京大本营批准,所有进攻占领中国都南京的帝国部队官兵,解除军纪三天。

一个手握生杀利器的武装集团,没了纪律的约束,任由官兵每人肆意妄为,这是一个恐怖的场景。由此,地球上有史以来惨绝人寰的一个人造地狱,在侵华日军手中,在南京,他们做得匪夷所思的灭绝人伦。

日本大本营原先的作战计划是:占领上海及周边地区之后,即对都南京做出威逼合击之势,谅你蒋介石中央集团,是不可能轻言放弃都的。这种丢脸行径,中华泱泱大国,是绝对做不出来的。所以,届时就可按照日本人的意愿,签订城下之约。

这就是大本营的计划,天皇裕仁打的如意算盘!

可世事难料,日军在天皇提倡的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熏陶下,犹如被惯坏了的劣童,素奉的骄狂,得到了无限膨胀。天皇的家教不好,日军儿郎们养成了以下克上的忤逆习惯,可有天皇惯着,此风越来越盛,成了日本家风。

淞沪会战七十万中国军队大溃败,被日军赶鸭子一样,追着屠杀。其中还包括当时中国最强悍的军队,全副德械装备的中央精锐军队。

日军的自信狂傲,达到了空前的顶点,终于大爆。以松井石根为的华中侵华集团,不顾东京的侵华战略方针,毅然决然,乘胜追击,一举攻克民国都南京,从而创下日本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不朽战绩,足以傲视后人。

这种先斩后奏的举措,使得日军先是粮弹供应不继,只能使南路的杭州湖州一线,和东路的无锡苏州一线,必须留下部分部队,用以维持治安,和保障后勤通畅。常州宪兵司令宫野一郎,就是在这种形势之下,无奈屈尊迁就的。

宫野一郎的无奈,是无奈得伤心伤肝大吐血。

他从帝国6大毕业来华七年,从东北开始,连年征战,由北向南一路杀伐,直至停留在江南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是战果丰硕,功勋卓着,在同学中,他是骄子。淞沪会战中,他由少佐升中佐,又向将星靠近了一步。可谓是春风得意,酣畅淋漓的军旅生涯。

光宗耀祖的美好前景,让宫野一郎更加渴望着在中国这片沃土上杀伐纵横,早日把将星镶嵌在自己的领章上。

可南京战役结束,徐州会战紧接着开始,国内资源的日渐枯竭,和后勤保障不畅,让圣战被迫诸多掣肘。在此情况下,宫野一郎被优先考虑留在后方,出任常州宪兵司令。

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宫野自身的履历:他在东北的对付抗联,剿匪,并屯,粮油征集,工矿资源的开,维护治安,繁荣商业,等等多个方面,他宫野都做得十分到位,相当出色。

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全能型复合人才。

在帝国军队中,不乏猛将悍将智将,但象宫野这样的,各方面都能来上一手的,就是凤毛麟角了。而江南地方,是中国有名的粮仓,工商繁荣的富庶之地,把宫野这样的百事通多面手留下,正是最理想的不二选择。进攻中国的帝国强势兵团背后,有他这样的人才巩固统筹后方,真正的人尽其才,非他莫属,符合圣战的最高利益。

但这一切,不符合他宫野一郎的利益。要建功立业,要做将军,要天皇的勋章,要皇后的毛巾,只有上一线杀敌。

坚持在战争中的一线,才是最优选的理想位置。

一个后方的宪兵司令,立功升级的机会太少了。但军令如山,宫野一郎只能是心头滴血的痛着,无奈服从。这就是宫野一郎的出身来历,让他和三郎成了“欢喜冤家”。

闲话说过,言归正传。

清晨,宫野醒来,就最也睡不着了。昨天,三郎交付来的十万斤大米,已经全部起运。横光直满队长,特别从丹阳赶来常州报喜:会战中台儿庄一役的战斗,日中军队双方打得正酣。这是帝国军队进入中国以来,打得最为残酷血腥的惨烈之战,这送去的粮食,正是急需的,是雪中送炭。

宫野一郎听了,很是弥补了一些以往的缺憾,雪中送炭嘛,脸上也大大的光彩有了。他深深的知道郭振山这股地方势力的重要性。自己如想有所建树,就必须依靠郭振山之流,这就是以华制华。

以华制华这条策略,宫野一郎最有心得,早就是行家里手。在他的算计中,三郎的作用,甚至过郭振山,因为三郎是一个可以培养的优秀苗子,他是将来郭振山的全面继承人。

幸亏当时灵机一动,结义了这个拜弟,太合算了,简直是绝妙的神来之笔。就好比是勘验中的点穴之术,独具慧眼,更要具备聪明的智慧。

哈哈哈,自降身价结拜一个中国把兄弟,反正也用不着自掏一文钱,这个便宜捡得太妙啦!如果自己在日本老家,最多也就是个渔民的儿子,和这郭府,是云泥之别的差距。自己虽是中佐军衔,但一旦脱了制服,便什么也不是。放在和平时期,人家瞧都不带瞧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