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西夏风云 > 第104章 划界之争(第1页)

第104章 划界之争(第1页)

在宋夏历年的战争中,西夏虽然取得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大捷,也战败多次,边界多处地区遭到宋军的战火,后桥、蕉蒿及十二盘等诸堡寨被宋军攻破。

和约签订后,李元昊下令逃到国内的蕃户返回原地,修复堡寨。环庆路安抚司得知情况,立即向朝廷禀报。

李元昊见朝廷没有反应,野心更大了,想要占领黄河以西至屈野水沿岸地区,逼迫麟州和府州退让,为日后并吞黄河以西地区打下基础。主意已定,立即派使臣进京,请朝廷以没宁浪等处划定边界。

宋仁宗得到夏使的上表,下诏河东经略使郑戬与夏使会谈。郑戬临行对宋仁宗禀奏:“没宁浪诸处皆在丰州南,深入府州内地。如果按照西夏的要求,以没宁浪划定边界,则麟州和府州直临夏地,难以守备。以臣拙见,当以横阳河为界。”

宋仁宗道:“爱卿所言极是,就以横阳河为界。”

郑戬遂与夏使会谈。夏使坚持以没宁浪为界,郑戬坚持以横阳河为界。两方坚持己见,各不相让。经多次商议,没有一方妥协,东部边界会谈陷于僵局。

李元昊见谈判搁浅,决定派重臣杨守素为划界谈判使臣。

杨守素建议:“可以丰州为诱饵,诱使宋朝同意。”

李元昊想了想道:“就这么办。”

杨守素在朝廷上再献丰州之地,对宋仁宗启奏:“昔年夏国以兵收获承平向西一带疆土,已分给有功将校。现在,他们争吵着要封地,因划界未成。我主愿献丰州之地,再以没宁浪为界。伏望陛下隆恩赐付。”

宋仁宗道:“划界非常事,不是一方之言所能勘定,宜双方商谈而定。待朝廷选派使臣,再与贵使会谈。”

宋仁宗授予刑部员外郎张子奭为边界谈判使,将郑戬所上地图交给他,命他与杨守素到保安军面议。

张子奭和杨守素的会谈,依然是唇枪舌剑,据理力争。谈判十分艰难。张子

奭见不能说服杨守素接受宋朝的方案,恐有辱君命,一着急病倒了。

宋仁宗得报,下诏命张子奭回朝养病,改命国子博士高良夫与东路巡检马怀

德、管经略机宜文字楚建中为正副使,往保安军同夏使继续会谈。会谈虽然继续,但毫无进展。双方提出暂时休会,日后再议。

李元昊见宋朝不接受夏的方案,想以武力逼迫宋使接受,就找来房当皆雄,面授机宜。房当皆雄领命而去。

复会之日,双方争长论短,各不相让。争论变成争吵。就在此时,房当皆雄率百名甲士涌进会场,刀枪指向宋使。

房当皆雄对宋使大喝:“请宋使接受大夏的方案,如若不然,你等别想活着回到朝廷!”

楚建中毫无惧色,拍案而起,“大胆狂徒,我等是朝廷命官,怕死就不来啦!”说着,脱掉朝服,袒胸露腹,挡住一夏兵的长矛,大吼:“往这刺,用力刺!”

杨守素见势紧迫,担心影响谈判,对房当皆雄大喝:“休得无礼,你等退下。”

房当皆雄见武力没能让宋使屈服,也不敢擅自斩杀宋使,只得领军士退出。

杨守素佩服楚建中的胆量,态度和缓了些,会谈有了些许头绪,但双方仍然坚持各自的主张,无折中方案,会谈不欢而散。

高良夫等三人回到朝廷,向宋仁宗禀报了会谈的情况。

楚建中对宋仁宗禀奏:“李元昊凶横诡诈,划界不成必起兵报复。为防不测,臣建议在环庆北缘边界修筑堡寨,以控东道,为环庆路的屏障。”

“好。”宋仁宗下旨:“朕就命你监修堡寨。”

楚建中躬身回奏:“臣领旨。”

楚建中随即带领三千兵马和一千民夫,在环庆与西夏边界地带,勘察地形,审视利弊,修筑了安塞寨、黑水堡等。

李元昊得知宋朝在边界修建了堡寨,命静塞军司出兵争夺。夏军赶往边界,见楚建中率军严阵以待,听闻楚建中威名,不敢轻举妄动,领军退回。

李元昊犯愁了。他是个不知道“愁”为何物的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可这次,他是真的犯愁了。如意算盘不成,也不能总是以武力相威胁,动不动就打打杀杀。要是张元国相还活着就好了,就能给朕出谋划策了。虽说文臣武将有几百,无一人有国相之才。杨守素虽博古通今,粗有谋略,远见卓识不足。房当皆雄英武有为,才略过人,但年轻不当大任。没藏山塔只是一武夫,只可冲锋陷阵。

想来想去,李元昊将杨守素与房当皆雄找来商议。

李元昊对二人道:“朕想以没宁浪为界,与宋划定边界,无奈多次谈判不成。朕问问你二人,可有何良策?”

杨守素回奏:“谈判已近一年,毫无结果。宋朝担心以没宁浪为界,威胁麟、府二州,这也是陛下所谋的。臣以为,可答应朝廷以横阳河为界,我朝当要屈野水东之地为条件。”

李元昊想了想,没说什么,以眼看着房当皆雄。

房当皆雄躬身道:“微臣听到过会谈的一些情况,我朝献丰州为条件,臣也带兵胁迫,宋朝都没答应我朝的要求。臣认为,再会谈下去,朝廷也不会改变其主张。我朝应提出更为需要的要求,作为换取宋朝主张的条件,这样划界两方皆可接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