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三国 郭嘉 > 第31頁(第1页)

第31頁(第1页)

鄰近的牢房中關了十幾個太學生,到底是年輕人,精力旺盛,無論是罵人還是喊冤都中氣十足。對比之下,端坐在蓆子上,默不作聲的郭禧就顯得很是另類。

郭禧年輕的時候當過廷尉,對詔獄這地方門清,只不過從前在牢房外,如今在牢房內。

他是潁川陽翟人,喜歡讀兵書,夢想成為像管仲那樣的一代名臣。尊王攘夷,一匡天下。奈何郭氏一族淨出一些精通律法的名士。

他曾叔公郭弘斷案三十年,執法公正無私,挑不出一丁點毛病。被郭弘審判的犯人,哪怕心裡罵娘也只能忍著,不敢不服,也不能不服。

他祖父郭躬在鄉間開設私學,專門講授小杜律,收了幾百個學生,是法學界的權威。後來郭躬官至廷尉,還奏請天子修改法律,把許多重刑改成輕刑,至今傳為佳話。

他爹郭晊精通律法,擅長處理疑難案件,有口皆碑。他二哥郭禎七歲就能把小杜律倒背如流,官至廷尉。他族兄郭賀官至廷尉……

以至於世人誤以為陽翟郭家的子弟都精通律法。於是,當郭禧懷著滿腔熱情接受朝廷的徵召,準備干一番事業的時候,毫無意外,皇帝丟出一頂廷尉的官帽,正中郭禧的腦門。可憐他一個大好青年,硬生生在廷尉府蹉跎了大半輩子。

郭禧原以為:時不時假裝嚴肅正經地審審犯人,沒什麼事就去聽聽小曲兒,然後像祖父郭躬一樣老死在廷尉府,這輩子就過去了……

直到三年前,李膺入獄。

李膺這個人,是名士中的戰鬥機,沒事就和貪官污吏對著幹。

大宦官張讓的親弟弟張朔有個搶別人家的宅子的嗜好。話說有一回,張朔強占民宅,遇到了捨命不舍財的主,無論威逼還是利誘,那一家人就是死活都不肯交出房契。張朔一怒,將他們活活打死了,可憐那宅子的女主人懷胎剛滿六個月,一屍兩命。

這事引發了眾怒,民怨沸騰。縣令雖然畏懼大宦官張讓,也不得不裝模作樣地派人捉拿張朔。

張朔畏罪潛逃,躲藏在張讓家的密室中。

別人都忌憚張讓的權勢,不敢去搜捕張朔。是李膺親自率領吏卒衝進張讓的府邸,拆開夾牆柱打開密室,將張朔捉拿歸案,斬示眾。

這事幹得大快人心,李膺也因此名滿天下,譽滿天下。號稱「天下楷模李元禮」。他的事跡,在朝中掀起了一股公正執法的風暴,一下子蹦出來許多不畏權貴的官吏。今天宦官侯覽的侄兒強搶民女,被張三抓了。後天宦官曹節的族人貪污受賄,被李四逮捕。

氣得那些宦官整天肝疼心口疼,曹節、王甫、侯覽、張讓等大宦官就聚在一起商議對策,這樣下去不行啊,一定要想辦法除掉李膺,不然咱們撈點錢都提心弔膽的,日子沒法過了呀。

尤其是張讓,稍微禍害上幾個人,半夜做噩夢都是被李膺提著劍四處追捕。

很快,報復李膺的機會就來了。

皇帝劉志下旨大赦天下。李膺卻在這個節骨眼上,把殺人犯河內豪強張某處以死刑。

這事其實另有隱情,張某他爹張道人是一個懂得煉丹卜卦的道士,張道士經常出入宮廷,幫劉志算算運道,偶爾煉煉丹什麼的,他早就知道皇帝將要大赦天下,還對他的兒子張某說:「兒呀,你爹我掐指一算,馬上就要大赦了,你想幹啥就儘管去做,殺人也沒關係,頂多坐幾天牢,啥事都不會有。」

於是張某真的放飛自我,故意在大赦之前殺了幾個人找樂子。他被捕入獄之後,果然趕上劉志大赦天下,眼看就要被赦免出獄,有罪釋放,他十分囂張的嘲諷獄卒:「抓老子有什麼用?你們好吃好喝地伺候老子幾天,還得乖乖地把老子送出去。這不是白忙活嗎?」

然而張某萬萬沒想到:李膺認為他故意殺人取樂,犯罪情節太惡劣,不應當赦免,一刀把他給「咔嚓」掉了。

那些以李膺為楷模的清流官吏也都有樣學樣,管他什麼大赦天下,先把為非作歹的人統統法辦了再說。

這一下可激怒了劉志,喂,喂!朕都大赦天下了,居然還有這麼多臣子公然違背大赦令,這些人想幹什麼,都造反了不成?還把不把朕這個九五至尊放在眼裡了?

天子的權威受到了挑釁,必須有人付出代價。

身殘志堅的宦官們瞅準時機,火上澆油。他們假意向李膺示弱服軟,並且在劉志面前裝出一副非常懼怕李膺的樣子,怕到休沐日連宮門都不敢出。

沒過多久,劉志就起了疑心,他問身邊的大宦官王甫,「你休沐放假了不回家,一直躲在宮裡幹什麼?」

王甫恰到好處地露出幾分委屈和膽怯,「老奴不敢出宮呀,司隸校尉李膺說閹人誤國,個個都該殺。只要老奴敢走出宮門,他一定會殺了老奴的!」

劉志怒道:「他敢!」

王甫跪伏在地上,戰戰兢兢不出聲。劉志心中忽然冒出一個聲音:「他敢的,朕大赦天下,他不是照樣把張道士的兒子給殺了?」

宦官的老大曹節看著劉志陰晴不定的面色,趁機再添一把火:「陛下,自從李膺當了司隸校尉,每日裡賓客盈門,高談闊論,對朝政多有誹謗之言。他自詡是伊尹在世,霍光重生,養太學游士,有弟子朋黨上千人,黨同伐異,聲勢浩大。天下士子只要獲得了李膺的認可,就能一朝成名,他們私下把去李膺府上做客比作登龍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