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三国 郭嘉 > 第46頁(第1页)

第46頁(第1页)

孫堅強勢進軍,擊敗胡軫,斬殺了胡軫帳下的都督華雄。

想看「關公溫酒斬華雄」的小夥伴,請跟郭嘉念:華雄是孫堅殺的。^-^

郭嘉一覺睡到日上三竿,出來看熱鬧,正趕上胡軫再次敗退,呂布率騎兵掩護他撤兵。

呂布存著炫耀武力、證明胡軫就是個酒囊飯袋的心思,這次出戰異常勇猛,一連殺翻數員武將,所向披靡。

中軍帳里,眾諸侯一籌莫展。郭嘉對曹操耳語了幾句,曹操點趙雲出戰。

聲聲戰鼓,漫天黃塵中,趙雲縱馬來到兩軍陣前,他吹了一聲口哨,這哨聲十分嘹亮,被虎牢關兩側的絕壁一重重放大,就像陡然拔高的號角聲,蒼涼地穿梭在戰場的鮮血和塵埃之間。

呂布的并州騎兵一陣騷亂,有許多上好的戰馬,突然間決絕捨棄主人,向著趙雲奔跑,變成了敵方的戰馬。

郭嘉:讓子龍和專業養馬人士學習外語,果然是一個英明的決定。

呂布驚愕了一瞬,趙雲已疾馳而至,銀槍反射著致命的冷光,直直刺向他面門。呂布格擋,雙方有來有往,惡戰了數個回合,不分勝負。

關東軍人數眾多,呂布久戰力疲,身邊的親兵不斷減少,他虛晃一戟,撥馬就跑。

趙雲沒有去追,他們昔日在并州軍中見過一面,多少是有點交情的,而且呂布的武藝還隱隱在他之上,只是不知為什麼,呂布一看見他就心神不寧,眼睛總往中軍那邊瞟。

距離太遠,中軍護盾高大,呂布無法確認他心底最恐懼的人是否就站在對面,剛才一不留神,鐵胄(頭盔)都被趙雲挑飛了。

主將疑似敗退,并州鐵騎士氣低落。高順帶領陷陣營為呂布斷後,直到呂布安全退回虎牢關,才撤走。

常山趙子龍一戰成名,劉岱、喬瑁、孫堅爭著厚禮相邀,各種優待禮遇,他卻毫不動搖,堅決留在條件簡陋的曹軍的營帳之中。

莫名拉了一波仇恨的曹操:為什麼說實話沒人相信?我也很希望擁有子龍這樣的部將,但他是有主的啊……而且特別忠誠,挖不動……

曹操穩了穩心神,儘量想一些開心的事,「打敗了胡軫和呂布,攻克虎牢關,進軍洛陽,覆滅董賊指日可待!」

郭嘉:「閉著眼睛想,自然都是好事。」

曹操:「奉孝話中有話,可否說明白一點?」

郭嘉毫不客氣地潑冷水,「眼下董卓雖敗,但元氣未損,其麾下涼州軍和并州軍皆是虎狼之師,還有毒士李儒用心輔佐,進可針對弱小勢力一一擊破,退可劫掠京師財富據守長安。反觀關東豪傑,既已獲勝,揚名天下,欲觀望戰局保存實力之人不在少數,恐怕要日日宴飲,徒耗軍糧。」

這人的聲音特別好聽,哪怕說著這種逆耳之言,也教曹操不願意怪罪他。

曹操佯怒,拔劍抵住郭嘉的脖頸,「諸君散家財,起義兵,討董賊,救國難。奉孝居然說出這等誅心之言,該殺!」

郭嘉發出一聲輕笑,根本無視吻在喉頭的利刃,揶揄地看著曹操。

曹操方才被郭嘉兜頭一盆冰水澆得透心涼,這時冷靜下來,不得不承認郭嘉比他更清醒、更懂人心。

一片寂靜中,陡然響起裂帛之聲。卻是趙雲守在帳外,聽著帳內的兩位仁兄剛才還有說有笑,突然冒出一聲「該殺」,還伴隨著長劍出鞘的聲音。趙雲心中一緊,一把扯落帘子,取弓搭箭。無論裡邊是什麼意外,弓箭無疑是最具有威懾力的殺器。

另一邊曹操發覺鎮不住郭嘉,尷尬一笑,移開兵刃。他循聲回頭,就看見營帳的垂簾飄落在地,露出一支寒芒爍爍的鐵箭頭,正正對著他的要害。以趙雲對奉孝的關切程度,不用懷疑,只要奉孝一個眼神,那箭就會要他的命。

「子龍,沒事,我們走。」

趙雲聽到郭嘉的吩咐,毫不猶豫地收起弓箭,跟著他揚長而去。

曹操歸劍入鞘,急道:「奉孝,我……」他來不及說什麼,郭嘉已經走得遠了。

胡軫和呂布戰敗,董卓見關東諸侯勢大,打算暫避鋒芒,遷都長安。

他派兵燒毀宗廟,將上百萬洛陽人口強制遷徙到長安,洛陽百姓一路上被士兵驅趕,互相踩踏,饑寒交迫,沿途官道,屍骨盈路。

曹操這時才反應過來郭嘉那句「退可劫掠京師財富據守長安」說得有多輕描淡寫。董卓把整個洛陽的財富和人口全部搬到長安,連老劉家的祖墳都挖了一遍,帶不走的就地燒毀,一點戰略物資都沒給關東聯軍留下。

不幸又被郭嘉言中:以袁紹為的各路諸侯對戰董卓的部將,小勝了幾場之後,不思進取,天天窩在軍營里搞聚會,喝酒聊天看歌舞,都想著保存實力,誰也不願意先出兵。

洛陽的大火映紅了半邊天,三天三夜仍末熄滅。

曹操滿心苦澀,不是因為沒有諸侯支持他追擊董卓的計劃,而是因為郭嘉,他不知道怎樣才能招攬這位人才,據說御人的精髓在於恩威並用,但那樣一個不卑不亢的人,他施恩,那人都坦然接受,他威了一回,那人直接就離開了……

天子被迫遷往長安。曹操孤軍奮戰,進軍到滎陽,在汴水邊遭遇了伏兵,帶兵的將領是董卓麾下的徐榮。

郭嘉一直在關注徐榮的動向,這廝是被董卓留下來斷後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