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慕洋人 包为007 > 第3章 老豆张师傅(第1页)

第3章 老豆张师傅(第1页)

“起身食早餐,今日先去上环。”

大约凌晨一点睡着,五点半被老爹拍醒。张桥想过一觉醒来回到酒店里,或者2o19的湾仔街头。睁开眼睛打量,事与愿违。钻进立柜般大小的卫生间,磨蹭半天出来,在厨房抓两个莲蓉包,和老爹蹑手蹑脚出门。

单干轻卡运输,早出晚归是常态。张桥此次赴港,与其说探亲,不如说打工。跨过罗湖口岸,老爹接去探望了刚做完手术的老娘,立即跟车干活。他甚至怀疑,老娘移居港九半年多才做手术,是为了等他放暑假补上空缺。昨天,老爹和其他单干车组车队运货,不用跟车,他得以自由一天。

“后生家多吃点,拿去!”

以为奶奶没醒,奶奶追到电梯外。挂记昨天孙子饿休克,塞来一袋包子和两瓶牛奶。然后,抽她儿子一掌后背说:“你怎么当的老子?”

老张挨打浑然不觉,眼作他望,一付我是木头人的样子。头次遇上这种画面,张桥忍俊不禁。新记忆里,有奶奶让老爹吃瘪的印象,总不如“亲眼”所见真实。上一世老死不相往来的母子,这一世合于天伦,一家人走在同甘共苦的路上。

“笑乜嘢(笑什么)?”

进电梯被老爹抽一掌报复,张桥笑的更欢。老张出电梯时说:“你在港九当老师就好了!”张桥尴尬摸鼻子,愉快的心情一下子没了。

老师是港九越老越值钱的职业,奶奶当了三十几年中学英文老师,私立学校争相聘请,月薪高达三万港币。老张夫妻俩累死累活一个月,挣不到二万港币。张桥的新记忆里,老爹经常大骂资本。主。义不公,歧视劳动人民,他心有戚戚。今年,他当老师的头月工资是一百三十六块七角。一年不吃不喝,买不下港九半平方英尺房。而且,他清楚记得,91年仍是港九房价的低潮期。

“你好,我系nb3441车,请问货在哪里?”

“筲箕湾道183号。”

“筲箕湾道183号系没系?好,十分钟到。”

骄阳下,张桥走出电话亭,擦一把流进眼睛的汗水,小跑向停在路边的轻卡。

轻卡运输,便于市区接送货,生意一般头天约定。联络、开车、装货、卸货、讲价、结账,一个人包干不是不可以,效率低下,少接好几单生意、少收一两百块钱。二人协作,一天纯利六百块左右,有越来越好的趋势。轻卡是奶奶用房子抵押,二次贷款购买。不是新车,二手货也要二十万出头,老张并不喜欢。一来是鬼。子的五十铃,二来双排座不好用。长车头减少了运货量,封闭式车厢短一截。不过,以过往生意估算,两年内还清车贷很轻松。

“一天多两三百块,没累坏吧?”

“奶奶,你看我像累坏吗?”

“我怕你老子拿你当牛当马。”

“喂,奶奶,每天工钱都交给你。我和我阿爸不是牛马,是劳动人民。”

“给我上政治课?滚蛋!”

张桥取代老娘的工作,吃完晚饭向奶奶上缴一天的收入。然后,去大会堂泡图书馆。途中,在那个已经修好的消防栓徘徊十分钟。两天来,什么也没生。他胡乱猜想,自己在2o19被小巴当场撞死。魂魄幸运回到二十八年前,回到另一位面的自己身上。

“送完这一单收工。”

第三天下午,张桥一口气搬十几箱啤酒上车,有点开小差,最后一箱险些砸脚。老张以为儿子累了,不到四点就打算收工。张桥一点不累,上大学勤工俭学,无巧不巧,做的也是搬运工,他厌倦了。另外,今天有话想说又踌躇。

“今日过千了吧?”

开车上路,老张问收入。张桥答:“一千三百六,送完这一单过一千五了。”老张说:“你跟我做,比以前差不多翻倍。”儿子勤快有力气,又能说会道,算账更是张口即来,生意想不好都难。

“如果在港九,你找一份五千蚊的工,分分钟的事。”老张又道。

张桥面朝车窗外苦笑。帮老爹做工不是白做,一天五十港币。做完两个月假期的话,抵的上回去当老师两年的工资。滑稽的是,三天前,他是堔镇一家公寓式酒店的老总,还是北美一家投资公司的合伙人。不算股份分红,两份年薪过五百万港币。五千块的工作或者搬运工,他压根没放在眼里。

“等你返去,我跟你阿妈可以租一间房咗!”老张安慰儿子。

港九缺劳力,尤其缺做脏活、累活的劳力。每年移居的内地人“有限”,属于“高端人才”,以至于外来的菲佣成了一个产业。这种环境下,轻卡生意提高收入不难。有能干的儿子搭档,老张这三天,专门承接笨重的酒类、水果,或脏臭的活鸡鸭、水产腌货,包装包卸,且长距离。跑一趟的入账,强于短途运送衣物、玩具、书刊两三趟。他自以为找到了窍门,却忽略了其中的风险。

“我曹!”

放下一箱啤酒,张桥感觉身后有动静。转头一看,明晃晃的一把西瓜刀迎面劈来。他叫骂闪躲,长臂探出,反扭抓刀的手。对方矮他一头,力量也弱他一大截。一个照面,被他夺下西瓜刀,吃了他一拳一脚倒地。待他抡一支啤酒要砸,看清是个十六七的小古。惑,住手喝道:“躝尸趌路(滚开)!”

“死扑街!”

老张手握一条腰带匆匆赶来,一脚踢飞爬到仓库门外的小古惑,关切地问门里的儿子:“你冇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