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慕洋人 包为007 > 第93章 我要你了(第1页)

第93章 我要你了(第1页)

“大楼质量怎么样?”

“六十年代初竣工的仿苏建筑,样子难看点,很结实,不是危房。”

大哥大留在门店充电,张桥返回院子里,继续视察分公司。

复制总公司,最大难点是卫生间。曾有作家描写上嗨的早晨,马桶是主角,千家万户洗涮马桶,乃上嗨最别致的风景。公平讲,当下普通民众的居住面积,上嗨和港九不相上下。一家三代几口人居住三四十平米,同样比比皆是。港九稍好,胜出上嗨一个“现代化”卫生间。

“下水道怎么解决?”

“西边二百米有家涉外宾馆,连接他们的下水道。”

“人家给接?”

“我们出钱的。”

和初创公司一样,卫生间、餐厅改建和门店装修同步进行。办公区、生产区、宿舍跟后,多处还在施工当中。听说卫生间改建完成,张桥爬了两次五层楼,参观四个男卫生间,使用了其中一个。小君的危机,基本解除。他换了副面孔,不要钱的一路夸奖。

整个院子走马观花,但凡总公司有的,分公司都有,甚至预留空间,便于将来扩张。而且,多了一个美客公司门店。二十天时间做到,再说三道四,那是鸡蛋里挑骨头。

“剩下是招工了。”

硬件眼见到位,招工严重滞后。十七个新员工,不到计划招工的两成。人员不足、生产不足,挥不出分公司应有的作用。张桥记得前晚出租司机的话,现炒现卖说:“本地人报名降低门槛,大专、中专都要。我听说,上嗨高考生为了不去外地就读,考上本科线的分数,宁可读本地大专、中专,甚至读技校。”说完,晃眼对上十米外红玉姑妈的目光。不知怎的,他心里毛。

“太好了,张生!”曾建达举双手赞成,“这样的话,我有信心,下个月让上嗨产的产品摆上货架。只要配件供应的上,力争年底产量和总公司持平。”

死守本科文凭门槛,高估港字头、美字头公司的吸引力了。时值国企改制初期,对本地科班大学生影响很小,不值得人家扔掉铁饭碗投奔。

最明显例子是沈红玉家,七个子弟大学毕业或大学在读,知道港九亲戚在上嗨组建公司,愣是没一人流露谋一职的念头。对此,沈如梓十分意外。张桥起初也看不懂,两次聚餐后想通了。毕竟,上嗨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一来,有自己的骄傲,轻意不求人。二来,有主见有头脑,看看再说不着急。三来,大学生分配不难,铁饭碗拿的稳当,能不跳槽谁愿意瞎折腾?

“桥生,这是我的文凭和简历。希望在你公司有个岗位,售货员也行。”

绣姑说完,张桥想去看耳医。

沈如梓刚坐下,诧异地站起。表侄女陪伴两天,没透露一点点谋职的意思。不过,她随即想到表侄女来这一出,可能是阻止侄女为小君向孙子难。因为,侄女念叨找孙子算账多时。姑侄仨一进办公室,表侄女心细地关上门。

“绣文,你没毛病吧?”沈红玉从座位跳起来,“开玩笑不是这么开的,桥生坏小子可以不管,怎么也要看我阿姑面子。”她没当真,张桥又躺枪了。

绣姑苦笑说:“表姐,不是开玩笑,我认真的。不找一个工作,怎么养活自己?我已经辞职半年了。”

“什么?”沈红玉叫出回音,“你是名牌大学生,是国家干部,还是正科级干部,怎么能辞职?单位再不好,调动就是了,我不信没有单位要你,怎么能辞职?别的不说,我问你,你的户口转本地户口了吗?”

绣姑漂亮的下巴动了动,淡淡说:“我不想因为户口,再见单位那些人的嘴脸。”

“你、你、你……”沈红玉气的够呛,扬手想打表妹又放下,“你晓不晓得?外头户口卖到几万、十几万了!你说你,年纪不小了,做事不带脑筋。你想过吗?辞职了,怎么落户,落户在哪?没有上嗨户口,你住在哪?生病了,谁给你报销?等你老了,上哪要退休金?”这些年和表妹是疏远了,亲情犹在。毕竟,一个屋檐下生活十几年,年长表妹十几岁,可以说带表妹长大的。所以,她比谁都着急。

央企户口是集体户口,不是本地户口。在职的话,单位出证明,多跑跑户籍相关部门,花不多的钱,落户本地不算难。辞职意味着和单位无关,人家不可能再出证明。绣姑在上嗨无父母、无配偶、无子女,辞职等于黑人黑户。总而言之,从央企辞职不是小事。手捧铁饭碗,或许没感觉多少优越,但扔掉铁饭碗,保证体会到一无所有。

“表姐,让你操心了。我认错,事先应该找你商量的。”

“唉,别说没用的。辞职半年了,你现在住哪里?”

“住我一个同学家,在交大附近。”

“唉,回老家住吧?阿晴的房间,以前是你的房间,她住校。”

“不用麻烦,表姐。我同学出国了,我帮她看房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