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良辰美景为谁辛苦为谁甜 > 第33章 世家学校排挤外来新人 老于死党败坏前香声誉(第1页)

第33章 世家学校排挤外来新人 老于死党败坏前香声誉(第1页)

诗曰:

殿前香,殿前香!起身自平民。潜心为教育,明眼辨浊清。忽地一拳下去,有理也成无凭。扬善还需挥禅杖,原点归来念佛经。

自打劫牢反狱和泠寅道分手以后,殿前香回到家中跟父母、妻子商量,一致同意辞掉工作,去山西省五台山显通寺避一避风头。

两天的功夫全家人齐动手,带好金银细软又打了几个包袱,雇了三辆马车赶奔山西。一路无话,五天的时间就来到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境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六百米,最高处北台顶海拔三千米,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台山内最着名的当属佛教寺院。自东汉时佛教传入五台山后,历朝历代不断对山中寺庙加以修建保护,致使僧侣众多、香烟缭绕。到了明代,佛教再兴,五台山重修和创建寺庙院庵多达百余处。

殿前香不是头一次到五台山,早在大学期间就曾徒步到五台山参拜,因此与显通寺的智真方丈比较熟悉。这次前来不仅是举家避祸,也是想再请教智真方丈指点一二。殿前香走进五台山内,放眼望去真是山连山、岭连岭,苍松翠柏,花草丰茂,环境不知道比学校要强多少,翻过一座山坳就来到显通寺前,净面洗手、整好着装迈步进寺。正巧此时智真方丈不忙,殿前香打过招呼进屋与他对坐。就见这方丈七十左右岁的年纪,正襟危坐,稳如泰山,慈眉善目,大耳垂轮,方海阔口,海下三绺须髯,手撵佛珠,身披袈裟,胖袜云鞋。

殿前香问候几句,接着话锋一转,把自己此来的原因和经历的往事对方丈讲述一遍。原来过去这四年,殿前香在学校也非常不好过,尤其是李成危被配沧州后的两年更是受尽欺凌举步维艰。

殿前香所在的这所学校名叫培新小学。培新小学建校于万历新政时期,也是大明朝第一批建立起来的新式学校。其名培新意在为国家中兴培育新型人才成为国家栋梁。培新小学历史悠久,而且作为第一批成立的学校最受朝廷重视,可谓根红苗正靠山牢固。学校为保住自己尊贵的身份地位和纯正的“贵族血统”,因此在校的教师大多为世家相传。第一代教师的子女只要还当老师,就可以接替父母的工作,因此不是父女同在培新,就是母女同在培新。在这样的学校工作,外来的新老师生活就相当痛苦,尤其那些没有背景关系又不能靠卖屁股的男老师,更是彻底沦为底层工具人和撒气筒。

在培新小学中,最有势力的世家就是以于刺红为的一家人。于刺红的父亲是培新小学副校长,母亲是德育总制,丈夫是学科带头人,自己是年级组组长外加主管人事,两个妹妹是学科组长帮办,弟弟是后勤总制,两个女儿是语文老师。一家九口人全在培新小学当老师,别人提起来这事戏称他们为培新九柱石。由于是亲属连带的关系,再加上老两口身居高位,这九个人在学校里飞扬跋扈的出奇,见谁都是七个不服、八个不愤,简直快容不下他们了。九个人中尤其是于刺红厉害的邪乎,五短身材,三角脑袋,大凸脑壳,细咪咪的眼睛,没有眉毛,塌鼻子,鲶鱼嘴,大下巴,肥鼓轮墩、压鼓轮墩、墩鼓轮墩,简直是没地方墩了,真是三分不像人,七分好似鬼,对新来的、非世家的、没后台没靠山的年轻老师非打即骂。于刺红不仅专横跋扈,而且带班讲课也是一塌糊涂,从来都是年纪倒数第一。

殿前香刚进学校工作时正好分配在于刺红的年级组,一开始他对于刺红的印象还不错,觉得她办事干练、德配此位,也很尊敬于刺红,可时间长了现姓于的不是个好东西。于刺红呢,看殿前香一身块头就感到他不是好惹的主儿,打是不行了那就改成言语讽刺,让殿前香干本职工作外最苦最累的活还不给足俸禄。殿前香几次讨要,得到的答复先是全体降薪,后说是朝廷财政不足,教育司、学政无多余俸禄可。

工作前两年,于刺红不仅在殿前香讲完课后挑刺,用言语威胁他说再讲不好就开除等等的话,还把学校每次要上交给学政的文件都让殿前香跑腿传递,这一来一回最少要在外奔波一个时辰。最操蛋的是于刺红命令殿前香每天收集学校旱厕内的粪便,并放到后院施肥。虽然殿前香只教一个班的课,但所有活都加在一起完全出正常工作量。

有一次,于刺红想故意刁难殿前香。她刚让殿前香去厕所掏完大粪,就叫他立刻来办公室一趟。殿前香不知道是什么事,简单洗了把手,没来及换衣服就匆匆忙忙跑到办公室。刚推门往里一站,办公室其他几位老师纷纷把鼻子捂上,朝殿前香投来鄙视的目光。殿前香心想:这是于刺红让我干的,你们嫌味儿有本事找她算帐去,看我干什么,就没理会旁人。于刺红看众人脸上的表情,脸上露出一丝阴森森的笑容,说道:“欸,怎么这么臭啊!”殿前香昂答道:“总制,这不是您刚刚让我去掏大粪了吗?”于刺红一排桌案:“嘟!大胆殿前香,什么叫我让你掏大粪啊!这难道不是你该干的吗?你捡完大粪也不换衣服就来办公室,是想熏死我们吗!事办得臭,跟讲课讲得一样臭!给我出去!”于刺红根本不给殿前香辩解的机会,一通输出后把殿前香赶出办公室,砰的一声撞上房门。“我呸!这个小崽子根不正苗不红,在咱这儿也就配捡大粪。”“没错,教书真是抬举他了,就得让他做下人的活。干脆咱这设置一个掏粪教师的岗位,把这光荣的名号安在他殿前香的头上吧,哈哈哈哈哈……”殿前香站在房门口,清清楚楚听到屋内众人对自己不停地讥笑和嘲讽,暗自攥起拳头。

转过年来还有一件事情让殿前香感到无比愤怒。有一天中午吃饭,食堂里坐着于刺红和她的两个妹妹以及同组的两个年轻女教师。不一会儿,殿前香下课后也来食堂吃饭,刚推门就看见于刺红坐在靠门口这桌咧开腮帮子,掂起大槽牙,如狼似虎地吞咽。他心里十分不痛快,想转身退出去几分钟后再来,又觉得不太合适只好一直往里走,独自坐在最里头的一张桌案前。培新小学教师食堂不大,好几张方桌横着拼接成一条大长桌。殿前香坐在最里面,和于刺红这几个人中间还隔着几张桌案,就是不想引起这帮人的主意,闷头吃完就走。

谁承想这于刺红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边吃边说:“妹妹你们现没,咱们培新小学这些年是越做越大,按规模来看在这片地区里算是数一数二了。你们说能展到今天这步是谁的功劳呀?”“那还用说,当然是咱们培新人的功劳呀!咱们血管里流的是最正统、最纯正、最高贵的培新血,功劳不是咱们的还能是谁的!”旁边两个非世家的年轻老师一个劲地打溜须:“是啊是啊,您们是学校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谁的功劳能和您们相提并论啊!我们俩就是小喽喽,干一辈子也不及您的十分之一呀,能跟在您们身边学习是我们最大的福气!”于刺红根本没拿正眼看这两个年轻人,接着说:“是啊,可是现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一些人身体里流的是肮脏而又浑浊的污血,怎么配与我们共事?”那两个年轻女老师以为于刺红是在说她们,吓得颜色更变,手脚没地方放。其中反应快一个颤抖地说:“主人您让我们干什么活都行,就是当十个班的班主任,教十个班的课也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另一个说:“不要工资也没关系!”于刺红得意地一声冷笑:“我没说你们。你们慌什么,起来坐下。”说完转头瞄了一眼殿前香。

就见此时殿前香放下手中筷子,面色铁青,直勾勾地盯着碗里的鱼骨头,脑筋蹦起多高。于刺红接着说:“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真不一样,一点都不知道谦虚,总觉得自己很牛。咱们当年虽然没上过大学,但几十年积攒下来的经验够他们学一辈子的。新来的女老师吧还好点,有的懂事、有的洞好,不像有些男老师既没本事又很嚣张。”于刺红还想接着往下说,就听身后有人言:“你是在说我吗?”“谁!”于刺红下的一激灵,扭回头看,正是殿前香。

殿前香听于刺红白呼得欢实,气得三魂神暴跳,五魄壳生烟,决定和于刺红说道说道,于是趁她不注意站在其身后。于刺红怒不可遏地说:“小殿你吓我一跳,吼那么大声干什么!”“听你刚才说的话,我只想证明一下咱们流的血是不是一样。”“哼哼,我刚才说的不对吗?”“学校展的好并不是你个人功绩,也不是你们世家的功劳,而是所有老师每天辛苦工作换来的成果!尤其是最基层的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他们哪个人不是每天负荷地干活,哪个不是学校出事后冒风险替你们背锅!有好处时,你不想着他们,却都往自己脸上贴金,动不动就用手中那点肮脏的权力来威胁别人稳定的工作。你是多么的自私与无耻!想想自己带那班的成绩,还好意思自夸,你也配!刚才你说年轻男老师嚣张,难道我经常替你当邮差也叫嚣张!难道我每天去后院掏大粪也叫嚣张!”

殿前香从腰间抽出一把断刃:“于刺红,你平时也没少污蔑我吧,什么狂妄自大、不学无术、态度不端、移情别恋。大丈夫做事从来光明磊落,不似尔等蝇营狗苟之辈!”说到这,殿前香用断刃在自己手背上刺啦一划,“记住,我身体里淌的是赤红的鲜血!”说完转身离去。

往后一段时间于刺红没有找殿前香的麻烦,与殿前香的联系也减少了很多。殿前香以为于刺红反思自身问题准备改邪归正,等又过些日子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原来,于刺红因为年级组长这个职位正在和一个中年教师暗相较劲。这位中年男教师在当时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姓袁,名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北省公安县人。袁宏道在万历十九年中进士,在京师师范学馆当教授教书,后因思想离经叛道被学校解聘,故没能与殿前香等人在大学相识。袁宏道深受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影响,是文学界反对复古运动的主将,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应与时代有密切关系,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其主要作品有《满井游记》。袁宏道不仅教学水平远胜于刺红而且获奖无数,对教育事业尽心尽责,因此一直争取年级组长这个职位。于刺红知道自己没有竞争力只好借刀杀人,让袁宏道去带全年级最差的班。果然,在一个学期内十五衙门接到了这个班差生家长的多次举报。学校领导出于维稳考虑,最终撤掉袁宏道班主任的职务,将其停职一段时间后安排到其它年级,并警告全校教师以此为戒。这档子事结束,于刺红保住了年级组长的职务,而袁宏道在精神上备受打击。同事们知道背后内幕也不敢再和袁宏道有过多接触。袁宏道曾经在教学上无私帮助、提点过殿前香。殿前香得知真相后为他打抱不平,不管领导的监视依然时常看望袁宏道。袁宏道十分器重殿前香,认为殿前香的教育思想和自己经世致用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闲暇间对当今教育界高谈阔论给予殿前香不少启。

为给恩师袁宏道出一口恶气,殿前香思来想去打定主意。培新小学里有很多师二代甚至师三代,因此论资排辈现象非常严重,很多新人给老人送礼打通关系争取晋升空间,老人再给领导送礼争取利益实惠,因此人际关系非常混乱复杂。殿前香对贿赂恨得牙根直痒痒但这次一反常态,特意买来一个礼盒装好礼物送给组长于刺红送去。于刺红也深感意外,抱着好奇的心态拆开瞧看,不看则可一看差点没背过气去。原来礼盒里装着一打纸,纸上记录着于刺红班中学生期末考试的所有错题。于刺红教的班每回年级排名都倒数,此次也不例外。殿前香拿到卷子把她班学生的所有错题誊抄一边,订成一本当作礼物故意气于刺红。自此二人的矛盾不可调和。

正是:小人诬陷时常有,君子正刚最难得。

要知殿前香还会遇到哪些不平之事,且听下回分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