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重生美利坚1860 > 第125章 拉踩(第2页)

第125章 拉踩(第2页)

在二十一世纪,不少互联网公司在发布产品的时候,都会将自己的友商挂在ppt上拉踩一番,企图以这种方式让用户们知晓自己的强大。

而被拉踩的友商一般都不会做出回应。

因为他们清楚,当一家企业开始拉踩对手时,那他们就已经从根子上觉得自家的产品不如对家,当一家公司的高层都觉得,自己的品牌没有响亮的知名度,只能通过噱头来获得关注时……

但凡友商多回应一秒,那都是中了对方的圈套,给对方提供流量!

所以伊森压根就懒得理会这种报道,当成笑话看一看也就算了。

但可惜,他的闭口不言并没有换来一个安生的环境。当他盯着伊芙琳和沃兹,努力的想要见证游戏中的撞击代码诞生时,四月一日,未来的ces在芝加哥的麦考密克广场正式举办了,随着米罗华和雅达利的接连登台,他们的新产品阿波罗和新世代也终于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是的,雅达利给自己的新产品起名为新世代。

而等路人、媒体、电子游戏行业从业者陆续试玩后,与之有关的好评更是如同飓风一般席卷了整个阿美利加。

各路电视媒体在东部时间四月一日的晚上便报道了展会现场的盛况,不少现场游客在试玩过后都向采访的记者发出了惊叹——

“在今天之前,我从未见过新世代和阿波罗这样的机器!他们比之前的奥德赛要好了无数倍!”

“它们用起来真的很简单!里面的游戏也有很多!我现在真的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家里尝试它们了!”

“伱问我想要买哪一款?我当然是全都想要!哈哈,开个玩笑,这两台机器很好,但他们的价格也有些贵,所以我会选择阿波罗,因为它和新世代售价相同,但却拥有十二款游戏。”

如果说这些报道还在情理之中,毕竟米罗华和雅达利的新机器在当下这个时代里的确能够称的上是优秀,又或者说是完美。

那么

就拿《芝加哥论坛报》来说,他们的头版头条是这样的:

【1977年4月1日,芝加哥见证了电子游戏的新时代!】

标题看起来很正常,而内容嘛,只有前两段是在吹嘘雅达利的新机器新世代的,说它在展会上引起了何种反响。

“过去两年里,引爆阿美利加游戏市场的著名公司命运游戏即将迎来他们的滑铁卢,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们还从未对竞争对手雅达利的新产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将意味着他们会错过电子游戏行业里的大变革!”

“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阿美利加的人民需要的是一种廉价的多变的游戏机器,而不是电子街机那种吞金巨兽!”

“当雅达利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满足了民众的需求时,电子街机这种老旧的时代产物就一定会被清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在此同时,步伐上已经缓慢的命运游戏或许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残忍命运!”

《纽约客》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而他们的视角则是从米罗华的角度来写的,文章的前半段吹的都是阿波罗这款产品。

但后面嘛,他们也公然对伊森·琼斯发名——

“我们想知道,在过去两年里给我们带来了无数快乐,被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视为游戏行业里最厉害的天才发明人去哪了?”

“为什么在米罗华公布新机器之后,他到现在都没有发声?”

“他是被阿波罗这种伟大的产品震住了吗?”

“还是说他自己也知道,不管是《贪吃蛇》街机还是《吃豆人》街机,那都是一些不能长久的生意?它们存在的最大意义那就是利用民众的求知欲,从而获得数量众多的快钱?”

当伊森看到这些报道时……

他的表情那就像是地铁老人看手机,就差没喊出傻哔了!

在一个强调资本主义的国家里,开公司不为赚钱?

那难不成是来做慈善的?

这种言论那不就是搞笑吗?

翻阅着铺天盖地的拉踩报道,伊森的眼里也燃起了恼怒的火焰。

虽说伊森心里清楚,米罗华和雅达利的这些行为非常正常,毕竟他之前,也就是前年获得了拉尔夫·贝尔的帮助时,也曾用舆论攻势恶心过这两家人,但他当年好歹只是在陈述事实吧?

没有这么的疯狂diss对吧?

而现在呢?

甭管是米罗华还是雅达利,那特码的都恨不得买通稿将他踩到地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