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季汉大司马 周府 > 第560章 难以奉命(第2页)

第560章 难以奉命(第2页)

听着以上言语,霍峻沉默下来。他之所以提出收郡县辟权,多是为大汉而考虑。却没想到一提出,就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臣率兵久围寿春,地势低洼,易遭水患。时贼举国之众而南下,臣进退不得,恐伤国体。”

第二件事,霍峻多次提出稻麦耕作,让司马芝为劝农使,百姓大力耕作田亩,革新生产力,极大丰富粮草储备,让南汉不再为粮所烦恼。

刘备听懂霍峻的言外之意,问道:“五万兵不成,若予君八万兵是否能成?”

一旦流官化,虽能避免徇私舞弊,官吏与大族互相勾结。但地方上积时已久的难政,流官们则难以解决。且因流官非本地人,非常容易剥削地方,而不会因家乡之故,而有所顾忌。

家乡人任地方官吏,可以土官称之,外任则可以流官称之。

诸卿6续退下之后,刘备终于有空与霍峻谈事。

“乡官虽有弊政,但流官岂无弊政。”马良蹙眉说道。

须知南朝之时,荆、扬之间争斗非常剧烈。孙权身为强主,他看出了荆、扬二州会引的问题,故而迁到武昌,欲齐治吴楚。随着江东士人强盛,孙权不得已重新迁回建业,让太子治武昌,理荆楚事。

诸葛亮迟疑良久,拱手说道:“虑政令之繁省,及汉室之昌盛。亮以为可如陛下之言,潜移默行,渐收辟权。”

沉默寡言的孙邵说道:“乡人任乡官,虽有互联宗族戚党之嫌,但异域之人,欲治当地之难,多有不便。今之形势,当以安天下为主,而治天下为次,为免频生动乱,霍督之言,以邵之见当可后行。”

刘备让左右为霍峻奉茶,笑道:“岁末之时,政务繁琐,多被案牍所累。过些时日,你我相见则是易也!”

坐在榻上,刘备看向马良,问道:“诸君今下商讨何事?”

马良朝着刘备拱手,说道:“霍督以为不如借肃清郡吏事,收君县辟除权,将郡吏委任移至尚书台。诸卿以为不可……”

当然孙邵点出了今下的形势,南汉当下是安天下为主,治天下在后,当下不应该有大变动,以免多生乱事。

“邯郸之战,秦王欲伐而白起不愿伐,非白起畏敌,而是因形势所迫,今寿春未必逊于古之邯郸。”

王粲这番言语,则就指出了执行难度所在,刘备之所以能兴汉室,与诸郡县长官有莫大的关系。今若改基层官制,容易在人心上形成动乱。

有了刘备的拍板,众人不再纠结废郡守辟除之权,而是择项汇报了下其余重要之事。

“今出十万兵马,受劳者不下数十万户。如若不克,或是兵败,臣损名望尚轻;百姓受累疾苦,兵士战没死伤,为其次之;折辱陛下圣明之望,伤汉室之威名,则是为重。”

霍峻苦笑说道:“寿春,臣日夜思求欲破。但今轻出欲破,属实艰难。陛下既愿出十万,何不如举国出兵,以看能否攻破寿春。”

“今兵伐之,贼必固守,挑其军战,必不肯出;围其寿春,必不可克;攻其列城,军伤半数亦不能拔;掠其郊野,必无所得。”

“禀陛下!”

就在众人互相讨论时,刘备从外而入堂。

刘备则用楚人而减少吴人的影响,成功将都安在武汉,从而齐治吴楚。

革新选官制,以及废州、郡长官辟权则就不用多说。不是南汉正在推行的制度,便是即将推行的制度。

“皆为兴汉而已!”

“孔明之言有理,今时之政,不宜前功尽弃。且朕疾病缠身,难以远征中国。故朕深思想来,欲命仲邈出兵北伐,不知君以为可行否?”刘备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