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重生之大宋明君 虹城战警 > 第101章 中秋佳节(第1页)

第101章 中秋佳节(第1页)

月亮像一个金色的大圆盘,挂在东面的空,似乎触手可及。

赵构和邢秉懿穿越之后,过上邻一个中秋节。

在李纲、赵鼎等饶建议下,这个中秋节,比以往的规模扩大了许多倍,为的是让广大百姓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君登基带来的幸福、祥和。

用赵构的话,就是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增加百姓对一届朝廷的满意度。

其实,早在宋太宗年间,朝廷就正式将农历八月十五定为全民性的中秋节,其重要性仅次于春节。

此后的中秋节更是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祭拜仪式。比如设“月光位”拜月,以月饼与圆状祭果祭拜月神等。

宋朝的八月份,正是各酒务、酒库酒上市之日。

中秋节前,各个酒店都会装饰一,皆卖酒,到八月十五这日中午前,往往酒家的酒都售完了,放下酒帘子,不再做生意,回家欢度佳节。

据史料记载,中秋之夜,贵家结饰台榭遥拜明月,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罚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

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高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

至如铺席之家,亦登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宋人中秋拜月所祈心愿,主要有三:读书人“愿早步蟾宫”,科考高中;女孩子“愿貌似嫦娥”;已婚夫妇愿多生贵子。

中秋之夜,大人们在赏月,拜月,饮酒;朋友呢,彻夜玩耍,嬉玩至亮,“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为了确保这次中秋大庆活动的顺利进行,赵构几乎把所有的开封城防军和大部分原本守卫皇宫的忠勇军都取消了轮休,分散于各处,维护开封城的秩序。

因而,这一的开封,就象后世的不夜城一样,到处张灯结彩,人声鼎沸,比《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景象更加热闹、欢盛!

一个个商贩、商铺伙计不遗余力地吆喝着,向如织的行人展示着自家的货品,挑动着他们的购物**。

“瞧一瞧、看一看嘞!我家的绒线品种繁多、物美价廉、童叟无欺了!”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蜜饯、甜点应有尽有,甜在嘴里,蜜到心里,带点回家给孩子尝尝了!”

“看见没有?我家的丝绸、面料都是上等货,扯上几尺回家给娘子、郎君做身衣裳,妻美君俏两相宜,岂不美哉?”

……

这是御街处的热闹景象。

皇宫之中,自是与外面又有不同。

按照宋时惯例,每年中秋,皇帝都要举行盛大的晚宴,在京六品以上官员都要出席,君臣同乐,赏月赋诗,祭祀月神。

所以,赵构此时,正在升平楼宴请众位京官。

升平楼和集英殿都是皇帝宴请大臣的地方,但集英殿多用于平时给有功或者表现突出的大臣赐宴,中秋、上元节等节日摆宴,就是升平楼了。

虽然宫内的太监、宫女处于历史最低标准,有点儿忙乱,又多了不少开支,但这钱不能省,国库虽然不算多充实,请几百官员吃顿饭却也花不了多少钱。

同时,赵构还要借这个机会推行公务用餐标准,所以,他已经提前给御膳房那边定好了播。

按赵构拟定的公务餐标准:每人不得过二两银子,过了不给报销。这样的话,一桌十个人,也不过才二十两银子,菜品比之富有人家一顿饭动辄花费几百、上千两银子真可谓是清汤寡水了。……

按赵构拟定的公务餐标准:每人不得过二两银子,过了不给报销。这样的话,一桌十个人,也不过才二十两银子,菜品比之富有人家一顿饭动辄花费几百、上千两银子真可谓是清汤寡水了。

赵构平日的生活有多节俭,李纲、户部尚书张悫等人都知道,所以,这已是公开的秘密:官家每顿饭,四菜一汤,从不允许过二两银子!太上皇、皇太后、皇后等人,皆是如此!

与之相反的,官家对于大臣或者有功之饶奖赏,却从不吝啬。

比如:各级官员的俸禄提高了一半!军中战功的奖励提高了一倍!为国捐躯的将士,抚恤金提高了两倍!军器监的工匠一旦立功,按武官品阶晋级之外,还有奖金,白银一百两起步!

事实上,张悫给赵构算过,按照目前的国库收入水平计算,一年收入应该能有白银一亿两左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