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重生之大宋明君 虹城战警 > 第167章 科举考试(第2页)

第167章 科举考试(第2页)

赵鼎本来想起一事,准备向赵构汇报一下。

结果,秦桧在议事之后突然提起了李显忠和李银月的婚事,两人已经定了婚期,到时候得去讨口喜酒喝。

秦桧本就是为了李显忠出使的西夏,不但顺利解救了他和王喜贵等部下,更是额完成任务,得到了赵构的褒奖。

所以,两人自打从西夏回来之后,那关系不是一般的好。

秦桧觉得,再是官家信任,也得经常在官家面前刷存在福

这次议事结束之后,他顺便提了一嘴,当然也是为了李显忠好。

他可不知道,赵构对李显忠那是真好,没得话。

听秦桧提了李显忠的婚事,赵构便立马赏赐了些金银器具命人送去。

又给李银月封了四品诰命,准备于婚之日宣旨,给李显忠架架势。

这赵鼎是个实在人,走了之后才想起有事情要汇报,便又折了回来。

“此次,派了这么多人去西夏,都是从各部抽调的官员,这样一来,各部的人手就紧张了。

臣觉得,要尽快安排科考,毕竟,三年一考是规制,去年就应该开考的,只是因为和金国交战,没姑上。

如今,金国已亡,西夏并入我朝,再没有可以威胁我大宋的国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展。”

“不不不,赵鼎,你的不对,”赵构打断了赵鼎的话:“你处理对内的事务相当老练,游刃有余,但对外边的情况,你了解的还不够。

大同忠勇军都指挥使马扩带兵出去操练,一路向北,多次遇到蒙古族人部落。马扩擅长和他族交往,与好几个蒙古部族相处得都比较融洽。

据马扩了解的情况,蒙古各部中实力最强的部族是孛儿只斤,他们的领合不勒可汗以前曾多次带领族人打败金国的军队。

要知道,金国以前的战力还是相当可以的,却在合不勒可汗手里多次吃了败仗,这足以明其实力之强。

如今,蒙古各部作为游牧部落,互相之间因为争夺草场、水源,时常生争战,尚未形成统一的势力,正是各个击破的好机会。

必须得尽早采取得力的措施,把他们收服,为我所用,彻底消除隐患。这样,我大宋方能轻装上阵,一飞冲。

这事宗泽、陈淬和岳飞都已经知道了,稍后我再让人去通知一下,加上秦桧、李纲、张叔夜、张悫和梁扬祖和你,晚间一起过来议事。”

“这,,好吧。”赵鼎没想到,自己还没把科考的事儿完,赵构又给他了这么个情况。

可是,这跟科考似乎并不冲突吧……

“官家,科考,科考之事要不要加入议题?”赵鼎犹豫了一下还是坚持问了出来。

“适才,你好像提过了?”

赵构这才想起,刚才赵鼎要的,本来就是科举考试的事,不过,被自己突然想到的蒙古族的事给打断了。

“是的,官家。”

“嗯,科考的事也作为一个重大议题,尽快拿个方案出来,现在真是有些缺人。”

对于科考,赵构确实也很看重。毕竟,这是宋朝立国以来最重要的招揽人才的手段。……

对于科考,赵构确实也很看重。毕竟,这是宋朝立国以来最重要的招揽人才的手段。

在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中,宋朝的科举制度被公认为最严密、完备、成熟、有效,只看成绩,不记家世,就连孤儿、书童和乞丐都可以通过科考入仕,可以是寒门子弟入誓不二途径。

原历史中,两宋共开科118榜,取士人数过11万,是唐五代登科总人数的1o倍还多,仅北宋一朝便取士余人,平均每年大约录取36o人。后面元、明、清朝取士人数均不及两宋。

而且,宋代的科考出题,题目的灵活性和内容的多样性也远其他朝代,仅靠死记硬背或吟诗作赋很难在残酷的竞争中获胜。

这次科考,将是赵构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次科考。

在赵构的内心深处,对这次科考有着非同寻常的期待与好奇。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