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重生之大宋明君 虹城战警 > 第168章 蒙古问题(第2页)

第168章 蒙古问题(第2页)

赵构知道,汪若海受自己的影响最大,也最了解自己的风格,估计会有补充意见,便点名让他几句。

汪若海微微一笑:“秦大人所,总体上没什么问题,我只补充三点。一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蒙古各族现在是全方面都落后于我大宋,自然很难生出异心。

但有朝一日,他蒙古族人丁兴旺、物资充足、实力强大了,必定不会安于现状!匈奴、突厥、契丹、女真等各族无不如此,蒙古族也不会例外。

二是建立友好联系的同时,也不能太纯粹。可以多给他些特定物资的支持,比如:粮食种子、农具、丝绸、茶叶、香皂、酒具等等。有了充足的种子、农具,从事土地生产,就不能再向以前一样来去如风,随处可居。多享受我朝丝绸、茶叶等高端产品,就能增强他们的享乐之心,削弱他们的进取之心。

但武器类的产品,绝对不能提供给蒙古各族!而且,就算他们想要上述物资,也得拿上等的战马甚至土地来换,要让他们没有多余的战马用于战争。

三是大力推行汉学,这一点秦大人早有体会。采取一些措施,鼓励他们汉话、识汉字、穿汉服、与汉人通婚。比如,兴建免费学堂让他们的子孙从便学习汉人文化,与汉人通婚、参军或者到大宋定居,均奖励土地、种子、农具,等等。

这样一来,不出百年,蒙古族便与我汉族融为一体,不复存在,如此,方为上策。”

艾马,这么狠,绝户计啊这是!

一众大臣听着汪若海侃侃而谈,个个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除了赵构。

他很欣慰。

汪若海平日里与他接触最多,不经意间,后世的许多知识和观点,便融入了这个宋代智者的脑子。

秦桧的感触最为深刻,他出使西夏之前,就是赵构的秘书角色,赵构的一些观念对他的影响也很大,不然也不可能在谈判时提出让西夏人学习汉人文化的条件。

但汪若海的想法更加具体,目标更加明确,操作性更强。

“啪啪啪——”

赵构用一贯的方式表示对汪若海的赞许。

其他人也都“噼里啪啦”鼓起掌来。

就连一直专注于经济展的梁扬祖都出言赞道:“汪太傅这脑子是怎么长的?我梁扬祖今日可没白旁听,可算是长见识了!”

汪若海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带着些许腼腆地道:“我这都是平日里受官家的影响,从官家那里学来的。对付这蒙古族,得概括点,就是让他有依赖,让他无余力,让他有归属,让他无二心。这可都是官家总结出来的。”

赵构呵呵一笑,道:“我可没这么具体,主要还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

然后,又朝其他人道:“汪太傅这番话,诸卿要好好琢磨,这是处理涉外问题的重要思路。凡事要多琢磨,思路要开阔,这眼界开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将来,我大宋展起来,还会遇到更多的国家、更难解决的问题,需要更多的人才,诸位,一定要迎难而上啊!”

遇到更多的国家、更多的问题?几个意思?金国没了,吐蕃和西夏并了,大理早就是属国,还有什么国家?

正当众人正在品味赵构话里的意思时,德子蹑手蹑脚地进来,声汇报道:“陛下,军器监报喜,华兴三代定型了!”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