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开局盘点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 第104章 那些年的文人才子二十七(第2页)

第104章 那些年的文人才子二十七(第2页)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来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也因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新一轮的诬告陷害再度起来了。】

【对此,主播深以为咱苏东坡真的头铁,他也真的是一个干实事的人,他所提出的观点都是站在百姓的立场去考虑,他真的是一个真正为民着想的好官啊!】

嬴政再度叹息,这样的人才,可惜不是出自他大秦啊!

宋神宗若有所思,或许他应该重新看待王安石变法了,变法得变,但是怎么变,还得有待商榷!

想罢!他命人去请王安石,以及召回苏轼。

天幕都夸这是一个人才,他不用,谁用!

【可就是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官,既不为旧党所容,也不为新党所接受。于是乎,他又开始了外放生涯。】

【他二任杭州,时值杭州大旱,瘟疫并。苏轼心忧百姓,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了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之后,他又低价卖平米,带着人赊粥治病。】

【总之,苏轼为官,切切实实为百姓,在这一次的旱灾瘟疫中也救活了很多百姓。还有如今杭州举世闻名的苏公堤,这也是杭州百姓感念苏东坡而来的。】

杭州、密州、湖州、黄州的百姓们交头接耳,纷纷称赞苏东坡。

“苏大人,那真的是一个好官啊!”

苏东坡摸了摸鼻子,竟被天幕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了,而看着天幕中那些淳朴的百姓,眼眶竟有些湿润,这是一个为官者该做的,他也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罢了!

【苏东坡在杭州的日子还算惬意,但是好景不长,他很快就被召回了朝廷,可惜他也没在朝廷站稳,很快又因为政见不合,去颍州任了知州。】

【接下来几年,由于新旧两派的不断交锋,苏轼是接连被调,甚至一个比一个偏远,最后被贬到了荒无人烟的海南岛。】

【而此时咱们苏东坡已然是62岁的高龄了,他的生命也将接近尾声了,而海南岛这个在古代是属于鸟不拉屎的地方,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这对于如此高龄的苏轼是何等的残忍啊!可咱苏轼是什么人,旷达的人,他竟将这当成了自己的第二家乡,自娱自乐。】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苏轼在这里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而在宋朝自开国以来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未有过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不得不说,咱苏东坡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为百姓做点实事啊!哪怕身处如此偏远之地,他优先想到的依旧是如何做好这一方父母官。】

苏辙:“哥,你真牛!”

苏辙打从心里佩服着自家哥,可心中也忧虑着他哥一路磕磕碰碰,被贬的地方一个比一个穷,还要做那么多事,这日子怕是不好过吧!

但是他又没法说什么,毕竟他哥做的那都是好事啊!

此刻尚年轻的苏轼则是心有意动,做官就该如此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