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开局盘点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 第266章 唐宗二三事五十二(第1页)

第266章 唐宗二三事五十二(第1页)

【看多了唐军一路横推,接连灭国的事迹,这乍一受挫是不是有点接受无能啊!其实啊,高句丽未能灭国,真的怪不得咱二凤陛下,不是咱二凤陛下无能,而是高句丽太强了。】

【高句丽之强,曾让隋炀帝屡战屡败,比起隋炀帝三征辽东却大败而归的结局,咱二凤陛下真的要强太多太多。】

隋朝。

杨坚一愣,又提到这个逆子了,可依旧是被作为反面教材提出的,隋文帝表示他很不开心。

杨坚叹气,又是想揍儿子的一天啊!

唐朝。

李世民瘪嘴,有些失望也有些无奈,对于自己没能攻下辽东,遗憾无比。

然对于天幕将他跟隋炀帝比,他显得很是无奈。

虽然他也承认高句丽是很强,但是隋炀帝征辽失败,归根究底还是他自己的因素。

同样是征辽,他可不会败的那么惨!所以他与他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也无从好比。

【同样是三征辽东,除了没能将高句丽给灭了,咱二凤陛下的出征都可以说是胜利,只要给时间,高句丽灭国不过是早晚的事。】

【不过高句丽最终还是被灭国了,继二凤陛下之后,其子李治也不失他的志气,同样是三征高句丽,最终一举灭了这个国家,将其归入大唐的版图。】

唐朝。

贞观年间。

李世民叹息,没能攻下高句丽,于他而言真的是莫大的憾事啊!

不过好在稚奴承他之志,替他完成了这个遗愿。

高宗年间。

李治摸了摸鼻,其实高句丽能灭,还是仰仗了阿耶留下来的资源。

当然高句丽对他大唐足以构成危害,它不灭,他也难以安心。

【说起辽东之战啊!那真的是全明星阵容啊!不仅有咱们二凤陛下亲自带领,还有着李积、李道宗两位名将当敢死队,当然最最值得说道的是在这次的战役中,咱二凤陛下发现了一名白袍小将啊!】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名英勇无双的将帅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啊!】

【他是谁呢?他就是咱们的应梦贤臣—薛仁贵。】

唐朝。

李世民挑眉,“应梦贤臣?”

此时薛仁贵还没影呢?但是不影响李世民的求贤若渴。

凡是贤臣良将,他都是不嫌多的。

于是乎,李世民问诸臣,“可知薛仁贵此人?”

诸臣皆摇头,李世民有些失望,但也就一瞬间,因为不要紧,天幕接下来肯定会说的。

若真是良将,他可要提前收下了。

高宗年间。

李治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他是后来人,自然知道当年征辽之战的大概情景,更何况薛仁贵后来出征辽东,为他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他闭着眼睛都能猜到是他。

只是“应梦贤臣”?什么意思?

对此,李治有些迷惑。

【接下来主播就谈一谈薛仁贵其人,说起他应梦贤臣的称号是有一典故的,据说有一天,二凤陛下做了一个梦,梦中的他,被人追杀,掉进了猎人所设的陷阱之中,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白袍小将,骑着一匹白马,手持方天画戟,救了他。】

【当二凤陛下想要表达谢意的时候,这位白袍小将已经骑马跳进了龙门,只留下一首四句诗:“家住遥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镇西东。”】

【当二凤陛下满头冷汗的醒来时,不知这个梦是吉还是凶,于是他把这事在朝堂上一说,问询于徐茂公,徐茂公就这首诗解了梦,称其为应梦贤臣。】

天幕还贴心的播放了一段《薛仁贵传奇》的某一片段。

唐朝。

贞观年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