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穿成苏轼的冤种弟弟阿洙的 > 第 43 章(第3页)

第 43 章(第3页)

苏轼却是既自责又生气,时常道:“八郎,都是我的不是,我与你日夜朝夕相处,却并没有发现你病了。”

“若非史无奈过来,你这病只怕还要拖下去。”

每每想到这里,他都十分难受。

苏辙忍不住一次次劝慰他:“当初六哥你整日忙着雪地练字,冻的头重脚轻,自顾不暇,哪里顾得上我?”

“从前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还提它做什么?”

“再说了,我这不是没事吗?”

说着,苏辙更是忍不住道:“六哥,你向来聪明,大概也能猜到这件事是程家在背后捣鬼。”

“既然如此,你又何必生气?为了这些小事气坏了自己身子才划不来!”

“程家做了这些不过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做买卖,讲究的是物美价廉,我们家纱縠行的生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你我二人也并未少块肉,反倒是程之元名声越来越响亮……就让他去吧,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我断言程之元笑不了几年的。”

史无奈消息一向很是灵通,从史无奈口中,他知道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之下,程之元的名头是越来越响亮。

别说眉州百姓人人皆知,就连四川不少人都知道,风头远盛其兄程之才当年。

苏轼年纪尚小,这等话不大听得进去:“可是,我一想到这件事心里就不大舒服……”

苏辙也知道同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说这些太晦涩了些,便道:“若是心里不舒服那就多看看书练练字,我看你整日胡思乱想,是师傅给你安排的功课太少了些。”

一说这话,苏轼吓的脸色都变了,忙道:“可别告诉师傅。”

如今他对郭夫子的感情却是复杂得很。

有敬佩,但更多的却是害怕。

原先他也对郭夫子的才学有所怀疑,可不过几次下来,他就是敬佩不已,只觉得郭夫子这样的人才配得上“神童”二字,看起书来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每每听到旁人闲言,即便十多年前的内容却仍是记得。

正因郭夫子天资过

人,学起什么来都易如反掌,所以对苏轼要求也极高,给苏轼安排的功课很是繁重。

可怜苏轼原先在北极院时一向以聪明著称,如今拜入郭夫子麾下,只觉得自己像二傻子似的,让他深觉挫败。

一想到这里,他更是微微叹了口气,道:“八郎,要是我和你一样生病就好了,这样起码能歇上几日。”

“原先我还担心师傅每日只教我们半日,我们每日所学及不上旁人,但如今看来,却是我想错了。”

“师傅每日所教授的半日抵得上旁人学的五日有余,偏偏他还觉得我学得慢,学的不用心。”

聪明如苏轼,说起这话来是满脸委屈:“八郎,你是不知道,你不许我晚上挑灯夜读,说这样坏眼睛,我却是到了半夜都还躺在床上背书。”

“不光如此,在梦里我都还在背书……”

他是委屈。

真的委屈。

他长到这么大,谁不夸他聪明过人?

可他都这样用功,郭夫子还嫌他不用心。

郭夫子倒是没直说,每每看向他就是一副“你怎么这样笨”的眼神,更是直截了当说起他还要再努力些,这简直是杀人诛心啊!

苏辙笑着安慰他道:“六哥,再过几日我的病就好了,到时候咱们一起念书。”

“有我与你一起作伴,师傅就不会盯着你一个人了。”

苏轼点点头,已是眼中含泪:“对,咱们兄弟两人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可得早点好起来。”

对他来说,苏辙日日养病已成了享福。

苏辙就算每日养病,却依旧养的不安生,从苏轼每日诉说委屈中也知道郭夫子思维跳脱,极其聪明,连聪明如苏轼念起书来都觉得吃力,更别说他。

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还是有数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