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穿成苏轼的冤种弟弟阿洙洙25 > 第 27 章(第3页)

第 27 章(第3页)

一下马车,平安就扛着苏辙的行囊去后面的寝间。

而苏轼则要带着苏辙前去见张易简。

苏辙站在天庆观门口,忍不住打量起来。

天庆观地处半山腰,占地面积不小,只是看着却是极质朴的,红墙与青瓦都有几分褪色,北宋年间是僧佛横行,特别是四川一带,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几里地一个道观。

按理说天庆观作为眉州赫赫有名的道观,不说比别的道观齐整,却也不该如此落魄。

苏辙忍不住想起先前苏洵与自己说的话来。

天庆观是香火旺盛的道观不假,但叫天庆观名扬眉州的却是观内所开设的乡塾。

这书院名叫北极院,由天庆观道长张易简一手操办起来。

说起道长张易简,那也是个人物。

想当年他也是眉州赫赫有名的神童,二十岁出头就中了进士,可谓前途无量。

可惜他刚于汴京入仕,兴高采烈将妻儿老小从眉州接回汴京,谁知半路有落石砸下来,一家老小数十口人无一生还。

他接到这消息时是哭了笑,笑了又哭,所有人都觉得他定是疯了。

半年之后,他重返眉州,坠入空门,拜入天庆观前道长门下成为弟子。

一年之后,那位老道长羽化,天庆观由他接手。

眉州有许多道观,彼时天庆观只是一默默无闻的小道观,但他心地良善,乐善好施,闲暇时候更是教观中的小道士知文识字,一来二去的,附近的老百姓就将孩子送到天庆观来跟着他念书。

几年过去,天庆观更是在眉州极为出名。

他想着天庆观举步维艰,此乃一生财之道,便将乡塾取名为北极院。

寻常私塾都是要收钱的,北极院自也是如此。

可遇上那等家境贫寒的学子,北极院是米面也收,蔬菜也收,那等特别勤奋好学的,豁免学费也不是不可以。

当苏辙听闻这番话时,对张易简道长是由衷的钦佩。

如今苏轼带着他前往张易简单道长的院子,更是王婆卖瓜自卖自

夸,一副生怕苏辙逃跑的意思:“八郎⑺_[]⑺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天庆观香火极旺,不缺钱。”

“你别看这里四处都是破破烂烂的,实则是道长将银子都花在了书院中。”

“书院里的藏书阁有好多好多书了,还有咱们的笔墨纸砚也都是不缺的。”

“咱们每顿饭更有一个肉菜,味道对比不上在家中好,好歹却是有荤腥的……”

苏辙是愈发钦佩起这位老道长来。

等着他跟在苏轼身后到了张易简道长院子门口,只见门口刻着两行字。

心平可愈三千疾。

心静可通万事理。

此句用的是行书,笔力深厚,即便苏辙尚未领教过张易简道长的学问,就凭这两句也能看出其颇有学问。

张易简道长的院子是更为破旧,虽破旧,却十分齐整。

院子一角种着两棵石榴树,还有一方石桌和几个石凳,想不齐整都难。

一进来,苏轼就熟门熟路前去叩门,扬声道:“道长,我带着八郎来啦!”

说着,他意识到这话不对,毕竟道长也不知道八郎是谁,便又道:“道长,我带着我弟弟苏辙来啦!”

随着“吱呀”一声,门就被打开。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苏辙只觉得张易简道长在看到他那一刻是眼前一亮,面上更浮现出几分悦色来:“我就知道你会来。”

苏辙微微一愣,不解道:“道长,您为何会知道?”

张易简道长淡淡一笑,道:“直觉而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