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我吃定了! 第507章 > 第六百九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2页)

第六百九十五章 民心所向(第2页)

“都起来,都起来,在这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

“都别哭啊!不是不让你们吃饱了,饿这么多天,吃太多粥不好。”

“……”

伙夫们倒是挺着急,带着陕西味儿的口音,操着不太飘损的南京官话。

等吃过了稠粥,明军又留下一些口粮,便准备继续向西行军,后面自有随军官吏来这里接收。

“哦?有许多当地村民,打算随军做民夫?”周海忠说道。

参谋官兼随军翻译余效民点头说道:“没错,他们只要能管口粥就行。当然,粥吃不饱,还是要有干饭,要不然会没力气。”

周海忠摇摇头:“这西域当真是令人出乎意料,我们明明都是外来者,甚至与他们不是同族之人,却反而要与我们随军民夫,帮着我们打他们自己人。”

余效民说道:“这些农奴说白了,便是比鞑子时期的佃户,也好不了多少,甚至可能过的更惨。他们没有土地,就连吃饭也全看贵族的心情,不被当人,命也不被贵族当回事。就拿这次来说,我军来到西域,他们的贵族逃跑之前,还得杀上一批,明明抢走粮食,就能把农奴饿死了。而我大明天朝,却拿他们当人,还给他们粮食赈济。西域百姓,自然归附天朝,这也算是民心所向了!”

“你说的对,这就是民心所向。”周海忠咧嘴笑道,“既然他们要跟随,那就让他们随军吧!至于口粮,就按正常民夫来算,不用太小家子气,也让他们看看跟着天朝当百姓,不比在原来那些西域贵族手下当奴隶来的差。”

();()  明军在哈密到吐鲁番,沿路赈济农奴,收拢西域民心。

吐鲁番,鲁克沁。

吐鲁番伯克叫额敏和卓,一听这个称号,就知道这家伙起码也是沾点儿绿的。

而他的爷爷、父亲,都是吐鲁番地区的领袖,到了他这一代才迁居鲁克沁城。

这家伙的人生履历,在西域这旮旯也算相当出彩了。他先是对准噶尔的侵占行为感到不满,暗戳戳投靠清朝,结果被策妄阿拉布坦杀光全家。

然后,额敏和卓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靠着宗教聚集势力,硬是从策妄阿拉布坦手里夺回了吐鲁番地区的统治权。

一直到雍正晚期,噶尔丹策零与满清开战,额敏和卓只带着300多军队,死守鲁克沁城40多天,硬生生打退了2000多准噶尔大军的进攻,还击毙了200多准噶尔敌军,坚持到了清军来援。

这家伙还很会做人,明明雍正的援军来的那么慢,他还是没有任何不满,反而大张旗鼓亲自出城迎接。

而满清给他的回报也很不错,从雍正到乾隆,这家伙不断受到清廷重视赏赐,到最后还让他留驻叶尔羌,管理当地维吾尔人的事务。

要知道,当时的叶尔羌地区有“二十七城村,计三万户,十余万口”,不仅是天山南部人口最多的地区,而且也是南疆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

就这等封赏任命,足见额敏和卓在清廷可谓是简在帝心了。

只可惜,他对清廷简在帝心,但在明廷却是心腹之患了。

从哈密逃亡吐鲁番的贵族,已经将明军在哈密的“所作所为”都传扬过来了。

贵族全部杀光,只留农奴平民,而且不接受投降。

额敏和卓本来心中还有一丝疑虑,一听这些消息,便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他可以臣服汉人皇帝,甚至接受汉皇的册封,让皇帝在自己的地盘驻军,只要保留自己的世袭伯克,还有吐鲁番的宗教信仰。

但很明显,汉人皇帝不这么想,对方不想留着自己这样的世袭贵族,甚至传言中连宗教都不想留。

额敏和卓之前可以为了权力,单挑强大的策妄阿拉布坦,现在也可以单挑汉人皇帝。

而且还有吐鲁番的庞大信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