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中师生什么时候开始招生 > 第17章 民办老师爱学习(第2页)

第17章 民办老师爱学习(第2页)

那人也在火炉边坐下来,望着甄凌呵呵一笑:“我也是这个学校的老师。是民办老师,叫曹传世。我爱人也是农村人,养了三个孩子,家庭负担重。李校长照顾我,安排我寒假守校,挣点油盐钱。”

“寒假还要守校?怎么我们虎坪小学就没安排人守校?”甄克凌不解。虎坪小学一年到头四处洞开,从没听人说起要守校。

曹老师摇摇头,无奈的说:“我们学校周围人户密集,离集镇又近。可能是来这里偷东西方便,学校经常被盗。以前出现过这么一件事,区集镇上一个小偷饿了,半夜专门跑到我们学校来,把食堂里大师傅蒸的一筲箕馒头偷走了。后来学校就规定,每个星期天和寒暑假,教师轮流守校。”

甄克凌大笑起来,这个小偷大老远跑过来,居然连几个馒头都要偷。学校倘有贵重东西,岂不要被他们偷光。

李校长还没回来。曹老师担心甄克凌着急,便解释道,学校一刚退休的老师患癌症去世了,县教育局派的一名工会干部,要到他家去吊唁,送个花圈,区教育站站长和李校长得陪着一路去。去世的老师家又远,只怕还要个把小时才得回来。

甄克凌说:“我专门来找他玩,多等哈不要紧。”又忍不住问,“是不是只要老师去世,县教育局都会派人到家里去慰问呢?”

曹老师说:“县教育局这个做法蛮好。只要是在册老师去世了,都会派人到逝者家里慰问,送一百块钱的慰问金和一个花圈。让家属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也让所有正在工作的老师觉得组织有人情味。”

两人聊着聊着,觉得很有共同语言,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县教育局工会干部送花圈的场景,总在甄克凌脑海里浮现着。他想,怪不得有个大教育家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呢。

快到晚饭时间了,李承嗣还没回来。曹老师让甄克凌就在学校等他,说自己先回去吃饭,吃完再给甄克凌带饭菜到学校来吃。

甄克凌心想刚和人家认识,就要麻烦人家不太好,便说算了。曹老师坚持要带。推却再三,甄克凌只好答应了。

曹老师很快吃完,从家里给甄克凌带来一大碗饭菜。是有些饿了,甄克凌便狼吞虎咽起来。

“你吃完了就在这里烤火,我回寝室看书去。”曹老师说。顿了顿,又解释道,“这是全校唯一的火坑屋,用一间教室改的。冬天所有的老师都在这里烤火,寝室里都没火烤的。”

甄克凌说:“寝室里冷,您就在这里一边烤火,一边看书就是。”

曹老师笑了:“我是在搞复习,看《教育学》,怕开年搞民转公要考这门课。在这里我静不下心来看书。”

李承嗣把县教育局的干部送上吉普车,往回城的方向走了,才回学校。见到甄克凌也是十分高兴,两人好久没见面了。

他问甄克凌怎么找到这来了,等了好久,吃饭没有,甄克凌一一答了。还特别说了曹老师人蛮好。

“他不光人好,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就他爱学习的精神,我们就比不上。”李承嗣说。

原来,曹老师是个老高中生,要不是家庭出身是地主,他早成了国家干部。198o年他家摘掉地主摘帽子后,他才当了民办老师。虽然不是师范科班出身,但他教学理论知识和基本功都不比公办老师差。他爱学习,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在看书,《三国演义》他差不多能背得下来。

一个民办老师都能不屈服命运,始终不放弃学习。甄克凌越听越觉得惭愧,甚而有些恨自己了。倘若读师范时不自暴自弃,努力学好每门功课,每次考试绩都排第一名,说不定自己也能保送到江北大学啊。哪会像现在,始终是别人心中的“穷教师”呢。

甄克凌问李承嗣怎么放寒假了还要来学校。李承嗣说:“老师放假,校长和总务主任放不成假呢。年前要把春季学期开学的准备工作做好,正月十六就要正式开学。”

李承嗣扳着指头数,这个地炉坏得不行了,明天要找个瓦工师傅来,重新把地炉翻修一遍。教室里课桌椅有四分之一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得找个木匠师傅修好。还有电线线路好几处都烧糊了,接好后暂时用火胶布缠起的,这个最危险,必须马上重新走电线。

天色不早了,李承嗣说回家去明天再来学校。甄克凌不想回家,就说跟嗣哥去他家玩,明天再一路来学校,陪嗣哥守着那几个师傅搞维修。

李承嗣想了想说:“我要曹老师回家去,你今晚帮他守校,明天跟我在学校里监工,就睡我寝室里。”

李承嗣说话干脆利落,做事思路清晰。才半年,甄克凌感觉自己和他的差距越来越大。

夜深了,甄克凌还在床上翻来覆去,心中起伏难平。除了学习,别无出路。他暗下决心,四月二十号自学考试,自己报的四门课程,非一次性考过不可。寒假里,天塌下来也要把最难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啃下来,明天就去新华书店买本《四角号码字典》,把书里的繁体字一个一个认完。

不能自已,总想起元霜菊,她一天在忙什么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