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晋乱山河 云中燕 > 第32章 虞松洛阳献御敌之策张特新城死战攻城吴军(第2页)

第32章 虞松洛阳献御敌之策张特新城死战攻城吴军(第2页)

“东线吴军可无忧矣,然,虞主薄,西线又该当如何?”

群臣却是又担心起魏蜀边境姜维起兵狄道之祸。

虞松听闻却是捋捋胡须,笑了笑:“至于西线,则更无有可虑之处。”

言谈之间,颇为镇定,胸有成竹。

“姜维此次虽举五万大军攻击狄道,看似乎与诸葛恪遥相呼应,实则姜维乃是孤军深入。自诸葛亮起,蜀国屡伐中原,每每顾虑者皆为粮草,其因乃是蜀道艰难,无法大批运输粮草辎重,而蜀军自诸葛亮丢失荆州以来已成蜀军死弊,无解之事。此次姜维仓促出兵响应诸葛恪,必也会如原来般粮草辎重不能及时供给。故姜维此次出川,必依夏侯霸之策,只图我大魏边境驻民粮食做为供应,然,仅仅靠掠夺粮草作战又如何能长久的了?况且我坐镇魏蜀边境的大将军郭淮、陈泰岂能容他如此轻易掠夺得我边境驻民之粮?姜维无非觉我大魏必集中兵力对付东线东吴而致西线空虚而已,故才冒险突进。”

一字一句,皆都讲的合情合理。

群臣听到虞松如此说,便就稍稍安静下来。“故,对付姜维,无须境内调兵,只需令关中驻军星夜兼程,举兵迅截住姜维,姜维必不战自退。”

群臣听了,一时间皆有喜色。

然,转瞬之间,却是又起担心之言:“如此,如果吴军死咬新城不放,新城岂不真的危矣。难道要让我新城三千兵士丧命不成?”

皆屡屡问虞松。

虞松却是更加轻松:“各位臣工,切莫担心。新城虽小然却异常坚固,易守难攻,凭他诸葛恪多少大军,守住三个月应无问题。只需等待吴军筋疲力尽,锐气尽失,然后大举出击,一击必胜”。

虞松讲到此处之时,朝堂之上一片安静,皆都在脑中细思虞松之策。

“善!”

忽的,朝堂之上司马师大呼一声,虽只有一个字,然却是响彻朝堂。

“好策。”

群臣忽的被司马师一字震醒,皆都纷纷赞叹虞松之策。

天子曹芳也不由点头:“就依虞爱卿防御之策。太傅,且只管调兵。”

天子曹芳也遂下言谕,只待司马师用兵。

“好。”

司马师躬身天子曹芳,即刻接御命,调兵遣将。

“师先行修书两封。一封只与大都督郭淮、雍州刺史陈泰,让其二人即刻起兵,前往狄道截住姜维,以稳西线战事,或攻或守,皆都以郭淮、陈泰据实而定。一封则与合肥新城守将张特,让其死守新城。诸葛恪起兵之时乃是三月,其间兵马整顿及其行军至新城,待攻击新城之时,则必是五月。若果张特坚守新城三个月,则至八月。八月的南方,酷暑之时必湿热难耐,吴军军中必起疫病,到时反而攻之,必至建功。”

群臣见司马师依虞松之策调兵如此娴熟,皆都赞叹不已。

然,司马师却未调兵完毕:“为保大魏社稷安稳,则需稳固淮南一线,故,委司马孚率军二十万驰援淮南,然,到时,却是无令不得妄动。只需与毋丘俭合兵一处,听候调军之令而行。”

此时的司马孚却是正在大殿之上,听闻司马师调动自己带兵二十万驰援淮南,大喜过望,即刻躬身陛下曹芳、司马师,得令而去。

转瞬之间,司马师调兵遣将毕,即刻躬身天子曹芳:“陛下,只待大捷消息。”

天子曹芳大喜过望:“此次御敌,只赖太傅。”

如此,大魏社稷无忧,天子曹芳既就退朝。

退朝之后的司马师,即刻修书两封,一封往关中郭淮之处。

郭淮接司马师御敌之策,即刻携陈泰直奔狄道截击姜维。

一封往新城张特。

张特接司马师防御之策,只觉新城之战,必是死战,一刻不停,即刻加固城墙,筹备充足箭矢、滚木礌石于城墙之上,只待诸葛恪引军来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