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穿越南宋当王爷 > 第12章 命运变幻(第1页)

第12章 命运变幻(第1页)

兴庆元年二月,建康府,金陵城,天津桥。

天津桥,顾名思义,天子经过之津渡。由于桥北为原六朝皇宫,故有此称呼。

天津桥南,御街南北朝向,街旁商铺林立,酒肆繁多,行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状元坊,一处临街的酒楼之中,一楼靠窗的大桌上,来自临安城的禁军将士张正思、王圭一行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说。

“三哥,这金陵城的繁华,不比临安城差呀!”

高虎咽下一块肉饼,端起茶杯,猛灌了下去。

“殿前司禁军大调动,一半以上的禁军去了其它各路。再加上金陵讲武堂和金陵大学堂,你想想,临安城少了多少人,当然比不上以往了!”

方海慢条斯理说道,慢慢吃饭。

众人并没有饮酒,这是张正思亲**代,众人也习以为常。当了几个月禁军,一番训练下来,众人有模有样,规矩了许多。

当然,人靠衣裳马靠鞍。众人如今着禁军甲胄,外罩宽袍大袖,个个龙精虎猛,也平添了几分儒雅之气。谁又能想到,一年前,这七人还是临安城的泼皮闲汉,有今天没明天。

人生的际遇,又有谁能说得清?

“依我说,临安城都是木房子,人太多,房子太密。现在少了不少人,这倒是好事。要是有火灾,也好控制些。希望金陵城不是这样。”

提到临安城的房屋密集,王圭直摇头。

临安城生过许多次大火,每一次都是触目惊心,破坏力极大,难以控制。

众人都是点头称是,附和王圭的论点。

“三哥,我看这街上来来往往的年轻人,挎刀拿枪的,口音不大相同。这些人,恐怕都是来考金陵讲武堂的!”

杜二打量着窗外,饶有兴地说道。

张正思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却没有吭声。

皇帝创办金陵讲武堂,昭告天下,大宋各路那些有野心有抱负的年轻人,恐怕都不想错过。

这也就难怪各地年轻人趋之若鹜,都来金陵城碰运气了。

“以前不觉得皇帝所言,如今进了这酒楼才现,能进来吃喝的,非富即贵。那些个普通百姓,进来的没有几人。怪不得皇帝要推行政,就是要治治这些狗日的!”

王圭忽然出一声感慨。

在玉津园当禁军,经常听到皇帝的闻逸事,王圭也被感染。

“普通百姓,吃都吃不饱,哪有钱进来吃喝?就是进来了,也会被这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赶出去!”

杜三愤愤端起茶杯,手指微微颤抖。

很多百姓连地都没有,只能做佃工。那些豪强官宦地多的种不完,反而荒掉,真他尼昂的岂有此理!

“还不是你好勇斗狠,打了杜衙内,才弄的你二哥带你逃到临安城。要不是三哥照顾,你和杜二大冬天的都饿死了!进了讲武堂,可要老老实实的,不能再生事!”

王圭眼睛一瞪,不客气地揭起杜三的短来。

杜三面红耳赤,闷着头不吭气,方海赶紧岔开话题。

“现在都好了。皇帝免了百姓身上的苛捐杂税,又要惩治这些贪官污吏,只有把这些家伙都抓了,天下才能太平,百姓才能吃饱饭!”

“王圭说的对。今日不同往时,一切都过去了。”

杜二看了弟弟一眼,转向张正思,又是恭恭敬敬。……

杜二看了弟弟一眼,转向张正思,又是恭恭敬敬。

“三哥,听说金陵讲武堂要考核。你说,咱们能进去吗?”

张正思对他兄弟有救命之恩,如今又带他兄弟出人头地,这份情义他是无以为报了。

杜二心里不踏实,众人都是一起,看向了张正思。

他们这些人,勇猛有余,但这识文断字上,始终有些欠缺。金陵讲武堂要进行考核,不知道能不能通过。

“会读书写字就够了,又不是参加科举,不用担心。陛下让军中举荐2oo人,咱们兄弟都是陛下特意交代。到时候考核,那些考官们一看是禁军,一看是咱们几个,心里头就明白。”

张正思看了一下众人,正色说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