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寒食中春城是什么意思 > 第四十一章 载誉而返伏线水师(第2页)

第四十一章 载誉而返伏线水师(第2页)

大明水师是从效忠太祖的俞廷玉为的巢湖水师展起来的,水师中俞家人很多。俞廷玉次子俞通源的一脉定居巢湖,而金花公主的一脉则留在了金陵,也就是今天应天府内,我周氏正是金花公主入赘的夫婿周大三的后人,也算是俞氏的分支。——我内子也是俞氏的小姐,正是我表妹,她从小就好舞枪弄棒、熟读兵法,对于水师中各色战船如数家珍。我愿意将内子携带的海战兵法悉数献于督公,治军可无忧矣。

至于用人问题,我有一人推荐,也算举贤不避亲吧。是我周家的一位才俊,他十九岁中进士,先任职刑部,后转监水师,以文职督武官,就任职浙江宁波府,可以说是文武双全。

我修书一封,督公如果有什么水师事务不明,我定叫他倾囊授技,绝不留私。”

沈自丹看到周璜如此大方,也向他透露了自己的真实意图:“本督事务繁多,可能无法事事躬亲,有一人我也想用,正是韩雍的外孙韩偃,我想让他进入宁波府,不知道您看以俞氏为的水师会接受他吗?”

周璜一听是韩偃,连声说:“韩雍公战功赫赫,两广叛乱的野人、少民听闻他的名号都偃旗息鼓(对,这是韩偃名字的由来),不敢再战——而我和韩偃大人乃是袍泽之情、过命的交情,他在宣大奋力厮杀解深井镇之围,若是来,我周家没什么可说的,必然是当自家兄弟一般对待。”

沈自丹抚掌道:“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我就先下调令,让他到宁波府先学起来。你这位年轻将领叫什么名字?”

说到这儿,周璜倒忍不住笑了:“我这位从弟学名叫周敏静,字宁而。只因他母亲出身高贵,外祖父书香门第,外祖母皇亲贵胄,名意为敏而好学、宁静致远,其实都是好意思。但听起来总像个女孩名,小时候长得也挺秀气白净的,从小被我们行伍兄弟嘲笑,督公见笑了。”

沈自丹道:“如此再好没有了,我就修书一封,为韩偃将军准备好军备盘缠,让他南下定海。也请周大人为我引荐一下您这位从弟。”

周璜道:“真乃机缘!敏静听说上次宣大防守中,大将军炮起了重要作用,他正想着将大将军炮加装在楼船之上,可以大大增加水师的战斗力。在京师营造所寻求大将军炮而不得呢!得蒙督军大人能够亲自召见!”

******

(周敏静为沈自丹讲解水师战船、战法这段随缘加,后补。但是这段扯太远了可能删

讲解内容

巢湖水师的历史。

1海战与海权是一种延伸至经济领域的国家博弈,花费大、起效慢,

2战法不同于6军作战,以风帆机动性和火炮、火药为主要攻击手段,近战拼杀最后一步

3福船、楼船(高大船只冲撞)、鹰船(快船只穿插与火力运用)、子母船、连环船(小型船只的火力攻击)的战术战法

4周敏静希望能将大将军炮装载在福船上增强火力

5强大水军依赖高度分工组织。海员长期生活在船上,产生了一种新的小社会形态,职阶和上下级非常明确

沈自丹由此联想到三山可能是一种船舰社会的演变)

周敏静随即进京拜访外祖母昌平公主,公主提醒他是皇亲贵胄,不要和沈自丹走得太近,只要和他搞好关系、不被他掣肘就行;但一定要保持距离,这种骤然得宠的太监的政治生命很短,一旦倒台很可能受到牵累。

周敏静自己也表态内心是看不上以虐杀为乐的西厂的,不太想趟这趟浑水,但对方以铁炮的许可权为橄榄枝,自己为了国防一定要接上他一接。

昌平公主提醒他,一个太监图谋兵权是没有用的,但如果是牵扯到国本(立太子或者换太子)大计,就很危险。

周敏静此时心中大惊,连声多谢外祖母提醒。因此对沈自丹非常防备。

******

这日皇帝(宪宗)心情颇佳,梁芳又献上了新的丹药,万贵妃伺候在旁,正好提起请李孜省为他扶鸾请仙,卜上一卦。

李孜省和闻人悯人各穿着一身道袍,头上一插柄子午簪,一戴莲花冠。两人个人抵着拴在桃木的架子上的柳木笔,在沙盘上画着鬼画符似的图案。报乩的童子大声喊出一些解释,老生常谈,扶乩又说起“江西人是铁血忠臣”“风调雨顺”“鞑子退却”“天佑大明”之类的,逗得皇帝哈哈大笑。却只见李孜省两眼翻白,像被雷劈一样倒在地上,口中大呼:

“水龙在东,子大妨父,子大妨父!”

此时皇帝突然觉得眼前一阵眩晕,眼中冒出一个破碎的光星,然后就大呼头痛起来。万贵妃大叫起来,用手帕捂住皇帝眼睛,大叫“护驾!”皇帝头痛难忍,一边忍不住问道:“你说什么?!”

“子大妨父!”

“传太医!”

******

“二位大人,今日陛下骤病,大呼眼中看到星星,可是和通政大人扶乩所说预言有关系?!难道有人胆敢诅咒陛下,是中邪了?!”万贵妃坐于暗影之中,她治宫极严,铁血之风。

李孜省低着头,悄悄抬眼看看她表情,装作迟疑:“这……国本大事,微臣不敢说。”

“是那个小畜生对不对?!我就说,那贱婢来历不明,生下这下贱坯子,如今损害了陛下的龙气……当年怀恩那个老东西,还给他作证!”

李孜省装作畏惧的样子,头伏在地上:“恶龙乘水啊!娘娘身边怕是已经有人有二心。不效忠陛下娘娘,反而向东宫投诚了!”

芝兰上前一通嘀咕。万贵妃疑惑:“自丹?那孩子我身边长大的,不会。”

李孜省叩头如捣蒜:“微臣忠心,斗胆而言——娘娘的生子之气和黄河大有关联,如今郑州一带天降大雨,正是滋润之气,因而黄河两岸都建有娘娘的生祠——那二心之人一定会想办法把娘娘的生祠破坏的!

只要看沈公公是否愿意为娘娘效忠即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