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作者 > 第48章(第2页)

第48章(第2页)

其实也不奇怪,因为这两个亘古不变,是最卖座的电影类型。

而选择王逸歌的,只有七个人,包括了吴宫和乔翼桥;

选周融的更惨,只有三位。

……

翌日,课程开始。

所谓的大师课,其实就是这次雏鸟计划中比较有名望的编剧、导演、制片人、演员、美术等业内大佬轮流上课。

大师课不限制名额,也不限制只有某个班的学生才能听自己“班主任”的课,只要是片子的主创都可以来参加,所以乔翼桥也不客气,把他的七人团队都带来了。

一节课乌央乌央百十号人,王逸歌的课程果然火爆。

而王逸歌上课也颇具大学老师的风范,只管自己讲述,绝不互动,也不提问,能学多少,全看学生们的自驱力。

平心而论,王逸歌讲的极好。

不愧是对商业类型片最具有把控能力的导演,先从故事讲起,深入浅出。

其实这世间所有的故事都万变不离其宗,有一个大致的模板。

所有的商业类型电影也离不开三幕式的结构,第一幕铺垫,第二幕展,第三幕结尾。

而将故事塞入这三幕中,则有以时间为计数单位的十五个节拍。

第一幕要完成开场、主题呈现、铺垫、催化剂、争论、出。

第二幕要完成B故事、游戏时间、伪胜利、反派逼近、一败涂地、灵魂暗夜。

第三幕要完成转机、结局和终场。

七天的课程里,王逸歌将十五个节拍掰开揉碎了细细讲述,将每一步导演的侧重点也都融入其中。

可以说,王逸歌的这一套,就是所有商业类型片的金科玉律。

结构是王逸歌认为商业片最重要的东西。

照着这种结构拍,哪怕不出彩,也决不会出什么大错。

乔翼桥只觉得受益匪浅。

这就是能赚钱的简易流程。

而周融的课,听者寥寥,与王逸歌的上课模式也大相径庭。

第一节课,周融讲的是诗歌,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诗歌进行分享和分析。

第二节课,周融带大家来到了草坪,和自然接近。

第三节课,地点则是来到了接头,每个人了一部相机,随机拍摄……

七天的课程,每天上课的人数肉眼可见的减少,到了最后一节课,只剩下了乔翼桥他们七位。

因为没人能明白周融到底在教些什么。

乔翼桥却从其中咂摸出了一点滋味。

如果说王逸歌教的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结构,那么周融教的就是这个“万变”。

他主张打破常规,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长,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

这是一条险路,可以说是周融本人也没摸到必胜的准则。

但他就像是《死亡诗社》中的基汀老师一样,希望带着大家释放自我,找到自己的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