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七零年代文工团无防盗全文 > 第55章(第2页)

第55章(第2页)

李小乙一脸艳羡,却毫无嫉妒之意:“那你运气不错,我家里穷,穷得饭都吃不上了,我爹娘怕我饿死,把我送到春和班学唱戏,可学戏苦啊,最后他们到底还是没舍得,是赵团长看我可怜把我收下来的。”

李小乙这一番话触动了不少人,可算是打开大伙儿的话匣子,纷纷开始诉说起了自己的身世。

原来,除了偶有几个是父母有远见把孩子送到文工团学才艺以外,在场大部分人都是穷苦人家出身。

6o年代初,陕省政府欲组建省文工团,当时国家还处于物资极度匮乏,缺粮、闹饥荒时期,吃草根树皮都是常态,想招几个像模像样的歌手演员都没有,只能从民间团体吸纳一些从艺者,然后再从乡里选拔一些模样周正,嗓音出挑的孩子们进行训练,这才有了今日的省文工团。

后来团里几经波折,克服困难,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如赵姝韵、沈芸、夏星梦等等。而她们也投桃报李,选择留在了文工团,为文工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演员。

“多亏了周团长和几位分团长,要不然哪有咱们的今天啊?”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深以为然。

说话间众人已经到了食堂,李小乙告诉宋知时,文工团一共有三个吃饭的地方,一个是食堂,一个是外面的国营饭店,还有就是天桥下有一些小馆子。

“这一楼就是给咱们吃的,三楼是领导吃的,如果想在二楼吃,那你就得有……”李小乙做了个揉捏的动作。

宋知时秒懂,看来不管在哪里,不管在哪个时代,有钱的永远是大爷,永远可以享受最好的服务。

李小乙带着宋知时拿粮票兑换了餐券,再去窗口打菜。

省文工团地方大,人也多,饭菜口味选择上也更多样化。宋知时就选了比较简单的清炖豆腐汤和泡馍。

一群人占了好几张桌子,热热闹闹地聊起来刚刚未完的话题。

突然,有个姑娘问:“诶,你们说今天虞师兄会来吃饭吗?”

虞师兄?

宋知时埋头吃饭,耳朵却竖得高高的。

“虞师兄哪能来这里吃饭啊,牛团长把他护得跟眼珠子似的,肯定有单独的小灶啦。”有人开玩笑道。

宋知时敏锐地察觉到身旁苏明珠挺拔的身姿有一瞬间的下沉,这是放松身体的表现。

虞师兄这三个字仿佛是什么香饽饽,一下子牵动了所有女同志的心。

“听说这次劳动节,虞师兄有单独节目呢。”

“这就报上去了?我怎么听说团里准备送他去都学习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把宋知时的好奇心吊得高高的,他忍不住推了推李小乙问:“小乙,这个虞师兄是谁啊?”

李小乙说:“哦,你问虞师兄啊,他叫虞兰疏,是曲艺团牛团长的得意弟子,是咱们团所有女同志梦中情人,一个个五迷三道的。”

梦中情人?

虞兰疏?

这个名字好耳熟啊。

正当宋知时绞尽脑汁想这个名字的时候,苏明珠已经耳尖地听到了两人的谈话。

“不许你这么说虞师兄。宋同志,我跟你说,虞师兄是我们团的金字招牌,还是我们团的一枝花呢,大家对他都是敬仰之情,才没有李小乙说得那么龌龊。”

宋知时哭笑不得:“一枝花?形容男同志?”

苏明珠把宋知时上下打量了一番:“如果你留在我们团,说不定可以成为第二朵。”

宋知时感觉自己鸡皮疙瘩都快起来了,他可不想成为什么团花团草。

“而且他今年才19岁,前途不可限量。”说到这里,苏明珠的话里带着浓浓的钦佩。

“19岁?那他还是你们的师兄?”

“哦,我们这些字辈可不是按照年纪来排的,虞师兄虽然年纪小,但是入团早,我听说他13岁就入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