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晋江 > 第39章 日不落帝国 四(第2页)

第39章 日不落帝国 四(第2页)

所以他们是就停在了经验这一步,离科学就差临门一脚了是吗?

之前主播讲天文的时候也有说过科学家,能观测宇宙、算出行星运行轨迹和质量的是科学家,能改进作物提高产量的是农业科学家,能改进纺织技术的也是科学……这科学,似乎全然都与人息息相关。

[“瓦特没有走人类几千年走过的弯路,为了对旧式蒸汽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瓦特曾钻研过力学、数学、化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过气缸的热效能……

近代科学的巨人艾萨克牛顿……”]

墨家人听着这位之前主播也讲过的牛顿的事迹,一个个若有所思。

年轻的师弟喃喃道:“对啊,为什么苹果会往地下掉呢,这些问题为什么没人思考过呢……”

王守仁长一口气眼神复杂:“对着竹子格物,我什么什么都没格出来,这位牛顿对着苹果格物,却格出了如此非同一般的知识……”

这位牛顿悟出的四条定律揭露了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生活本质,是从未有过的天才。

他清楚自己为什么格物格不出来牛顿的这些东西,因为他从未想过这些是可以质疑并探索的,他看竹子看三个月也不会去想竹子为什么往上节节攀升,而不是长在天上向下生根。

不只是他,整个大明没有人重视这些。农人忙着种地,商人忙着做生意,读书人读经史子集忙着考功名,官员们平衡朝廷和自身的利益。

谁会来思考为什么苹果会掉在地上呢?

和他想到一起去的人不少,其他人仿佛都明白了为何武侯后人的主播书柜里,一本“圣贤书”都没有了。就像现在的他们会认为这些东西无用一样,儒学,怕是在后世也是无用之学。

[“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

出殡的那天,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涌向街头为他送行,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

在教堂合唱的哀歌中,王公贵族、政府大臣和文人学士们一起向这位科学巨人告别。

目睹了这场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为之深深感动,他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边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

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古老的地砖上还刻着几个大字:这里安睡着艾萨克·牛顿爵士。]

中原大地所有时空的人都沉默了。

普通人钦佩与这位牛顿的聪明,震惊于他能靠着头脑封爵,死后也备受敬仰无限哀荣。

而统治者们,则是从里看到了东方和西方的不同。

遇上这样的天才,他们能做到和英国一样重视他吗?

沈括摇头。他是自己兴趣使然去自己钻研学习,但是大宋上下却没有一个地方和那‘大学’一样会教导讨论这些。

就算是中原有了牛顿一样的天才,也悟出了不得了的定律,他也不一定能得到当地官员的赏识。就算侥幸得以带着学说面圣,谁又能对这些新鲜学说提起重视呢?

这些学说也能够记载成书,刊印下来流传后世吗?

天才能在朝廷得到重视,充分挥自己的能力,生前封爵,死后国葬哀荣吗?

他们知道,能有眼光的看见,并且给出赏赐就已经是难得的圣明君主了,至于封爵国葬?

绝无可能。

墨家人看着这位牛顿的故事,大秦一统后就不再受重视的他们忽然有了前进的目标。

长者指着天幕说道:“我墨家,如果无法让‘兼爱非攻’为君王接受,也应当学习这位先生,去破解世界的真理。”

年轻人们纷纷点头,他们也为那些不一样的学说而痴迷,也为牛顿先生能获得的成就而羡慕。

沉迷跟着主播抄题做题的墨卫尚抬头:“师叔,等主播写完,我们就出吧。”

天下将变,那位陛下,恐怕现在也着急想见他们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