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晋江 > 第75章 三峡纪录片 上(第1页)

第75章 三峡纪录片 上(第1页)

[“李登海育出的紧凑型杂交高产玉米新种子,累计推广面积约12亿亩,为国家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2oo多亿元……被誉为中国杂交玉米之父”

这个已经功成名就的人依旧每天忙活,不是在玉米地里,就是在实验室里,有时会还会在山东、东北、海南的试验地里来回转,每天的生活都忙忙碌碌。

他看着憨厚朴实,说起自己的玉米时眼睛就有了光,语言诙谐风趣,用最简单的话来讲述他的工作。]

洪武朝和永乐朝已经在琢磨怎么出海寻找这个玉米和土豆了,而禁海但是私人船队多的很的正德朝和嘉靖朝,海禁是祖宗立的,已经很多年了,直接开肯定反对的人一堆,他们在思考要不要直接花钱招人出海先找到这两种作物。

康熙年间的北方,已经能吃上玉米、土豆的人家,想想自己种玉米时那些大片展开的叶片,在看看天上片片朝上的紧凑型玉米,渴望在眼里闪过。

董如意拉了拉她爹娘的衣服,提议道:“明年种玉米我们也看看什么玉米长得比较好,自己给它们传粉,来养不一样的新玉米吧。”

他们挨过饿,也遇到过荒年,只是很幸运的一家人都活了下来。她不喜欢吃这些粗糙的、干巴巴的玉米,所以她也想让它们变成主播手里的,一捏就能柔软地碾开的玉米。

她年纪虽小,但也记得昨天那位牛玉琴的故事。

同样只是农家的普通女孩,她们家里好歹还能种田,不是风沙漫天的沙漠,人家都能反过来让沙子安静下来,她们为什么就不能也让玉米一代代品种变好呢?

大人们沉默了,没有说话。

一家人当然都很想要自己院子里也能堆满金灿灿的玉米,但是他们什么都不会,万一自己授粉没弄好,颗粒无收了怎么办?

最后还是家里的最老的长辈说,这个事情不能自己家没头没脑的干,一代一代玉米种下来,要花的时间可都不少,必须得去和村里说一下,大家看看能不能一起想办法来干。

前两天还对着那位袁先生称赞‘国士无双’的萧何:对不起,袁先生,国士好像真的有双。

当然,以上只是玩笑,对李先生,萧何一样敬佩,两位先生都是真真切切为了天下所有人再无饥饿的伟大之人。

上午的第一轮抽奖结束了,主播一张卷子也做完了,是不是可以给他放三峡的那什么纪录片了。

【小小当然也记得这件事情。

对李先生的事情了解的也不多,她跟着看的时候也很认真,作为对李爷爷的回报,她决定中午就去把那两根玉米煮了,绝不浪费。

做好决定,她就翻出讲三峡的记录片,准备一边写英语作文一边看。】

不同时空念书的学子们:……这才这么早,你是真的一点也不打算休息一下吗?我们这些念书的看天幕,再看你在认真学习,真的心很慌啊。

夫子们虽然蠢蠢欲动,也很想让学生们一遍看天幕一遍写写观后感,但是他们最终还是觉得这样一心二用才是浪费时间,让学生们先老老实实看天幕。

而其他和萧何一样,也心心念念记着这个三峡人都再次拿起笔,准备重点看看里面是怎么建造、怎么安排民众搬迁的。

又是不一样的音乐响起,蓝天白云快运动。大家算是都现了,除了那些几分钟的视频,后世看个什么东西都有个先放音乐的片头。

[音乐结束,镜头前的就是一株株放的极大,粒粒饱满的金黄麦穗,接着是一大片平整的麦田,红色的收割机上面跑动。

以一个小村民清晨的活动,旁白开始介绍起了簰洲湾,再引出了三峡大坝。]

“这个红色的家伙在割麦子!”

不同于和人还能齐高的播种机,正在麦田里收割麦子的红色机器太大了,大到坐在里面人都显得像是关进了一个小房子。

红色的机器平稳移动,前面的黑色滚轮把麦子尽数割掉,然后麦秆和麦子分离。

镜头拍的很清楚,连分离的麦秆和麦穗都粒粒分明,大家很容易就能看懂这个机器是在干什么。

墨尚未:“之前那是播种机,这台,应当是割麦机?”想找主播要详细图纸看看的东西又多了一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