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直播古人陪我一起补课晋江 > 舌尖观影一(第2页)

舌尖观影一(第2页)

“松茸,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只有在没有污染的高海拔山地才能存活……”

一颗松茸被刀均匀的切成片,又被厨师一片片铺在铁锅中。

“在大城市的餐厅里,一份炭烤松茸,价格能达到……”]

旁白,你刚刚说了数字多少?

就这么个菌子,一颗切薄片摆满盘子,再一片片上去烤烤,一千多一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除了某些人生实在无趣就炫富这么个爱好的人,觉得有趣,找人去给他采这个菌子,其他人对比物价,对这食材的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

不管旁白怎么介绍松茸的香味,什么矿物质的酽香,大家的关注点都在菌子的价格上。

真这么香,香到后世城里人都愿意为他花这个钱了?

这菌子要看新鲜度,但是云南那个地方,他们现在的交通条件,能从山里运到城里就不错了,想卖去其他地方,那是做不到。

所以这松茸,能和香菇冬菇一样,做成干货吗?

[凌晨三点,香格里拉松茸产地中心吉迪村就空了,能上山的人都趁早上山采菌子去了。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淡黄色的酥油在高温下化开,雪白的松茸在高温下水分消失逐渐卷曲,在滋滋油声中表面慢慢开始变得焦黄。]

这场景太美妙了,看的有吃货发出弹幕:主播,松茸真的这么好吃吗,你吃过吗?

不等主播说话,云南人也发弹幕回复:云南人,这老山包没有鲜味,就只有松脂气味,焖人,我们都不吃的。

另一个云南人也发出弹幕:来云南,我们好吃的菌子多的很,比这个好吃的多。

他们本地人想了好多菌子,愣是没想到主角是这个,他们没人吃的老山包。

什么‘精灵般的食物’,‘野生菌中的贵族’,这些头衔让本地人听得很是怀疑,不少人下决心这就要去山里采点回来吃吃看,是不是自己以前错过这样的珍馐了。

没立场的吃货心凉了大半,放弃为了一口菌子去云南的冲动。

坚定的吃货相信后世人诚实的钱包,不管是这个菌子还是其他菌子,他都要亲自去尝尝。

旁白后面也有介绍,以前藏族人都不在吃松茸,这菌子也就几毛钱一斤路边卖,现在身价飙升。

这么个小东西,从第一手产地就开始分48个不同级别,本地80块的菌子,去外面能卖几百。

听上去利润是高,但有商人算了下,它保鲜也就三天,从采摘,清洗,封装、运输、关税,到最后售卖,中间的步骤缺一不可。

短短几天时间就要把它从山林里送到客人手上,保证干净没坏,这也很考验中间商的能力。

人在长安,这辈子注定吃不上松茸的大汉皇帝夹了块豆腐塞进嘴里。

就算现在云南是他的地盘了,他也力排众议就是要花快马加鞭吃上口松茸,等人到了,菌子也枯了,以后这事还成了黑点,被人嘲笑两千年。

有云南的皇帝们也清楚这点,虽然看着上面油煎松茸很心动,但为了口腹之欲坏了名声,不值得。

[“松茸的味道虽然独特,但流行在餐桌上不过三十年。

在我国传统食谱中,还有另一种,来自山林的极品美味——”

阳光下竹林被风吹得沙沙而动,熟悉的锄头把山地刨出一个小坑,锄尖一耙,尖尖的笋子就从泥土中带出。]

“笋!”

“这形状,是冬笋!”

松茸远在云南,后世人吃过的都不多,更别提古人们了。

但是笋子可就不一样了,称得上是国人历史悠久的传统食材,鲜美程度有口皆碑,国民人气度爆棚。

看见它,不管爱不爱吃笋的,那都至少认识它,大家欢呼出声,为老朋友笋子应援。

[新鲜的冬笋切寸段,焯水去除过多的草酸后,下重油煎得焦黄,再加上各种酱油、盐、白糖等调味料,就是江浙一带的家常菜,油焖笋。]

调味料已经丰富起来的朝代,江浙人听得连连点头,笋就是这么的好吃!

至于看竹梢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不少农人表示,虽然是很需要经验,但他们也能做到!

上面那些刨笋的话,轻刨轻取不伤根,也是他们的挖笋准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