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命途多舛是成语吗 > 第168章 诈骗团伙瞄上了涉世未深的留学生(第1页)

第168章 诈骗团伙瞄上了涉世未深的留学生(第1页)

近期,在澳洲留学的女生小王接到一个电话,被告知自己涉嫌违法犯罪,需要转账交保证金才能避免牢狱之灾。

涉世未深的小王在恐惧中深陷对方精心策划的骗局中,并在4天内6续转了3oo万元,直到一周后才意识到被骗。

小王当时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某物流公司的客服电话,对方开口就准确报出小王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称她的名下有一个包裹在上海机场被查扣,里面有其他人的身份证和护照,如在两小时内不处理,她将会被限制出入境。

只身一人在外的小王当场就懵了,连忙问对方如何处理。

对方提出帮她把电话转接到“公安局”负责案件的“杨警官”。小王向“杨警官”说明情况后,“杨警官”告知其因案件重大,要求她立即进行单人隔离,找一间酒店住下来再联系。

小王按对方的指示到校外找了一间公寓住下后,对方让她下载指定聊天软件,并在上面接受“线上调查”。

突然,“杨警官”严肃起来,声称小王涉及一起重大跨国洗钱案,要求马上到上海接受调查。

随后,“杨警官”来“警官证”的照片和“检察院”的刑拘、批捕等文书,称这起跨国洗钱案十分重大,目前犯罪团伙主要成员均已归案。

小王顿感遭遇晴天霹雳,反复跟对方解释自己只是一名学生,没有参与案件。

对方称,他们也相信小王是清白的,但是她必须配合调查,且不能跟任何家人或朋友说及此事,否则家人或朋友构成“包庇罪”,一样要被逮捕的。

小王不敢告诉父母,表示会配合调查,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将护照等证件拍给了对方,同时每天及时汇报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动态。

过了两天,“杨警官”说给小王争取了取保候审机会,但是要交保证金,具体金额让她联系“检察官”。

“检察官”跟小王说,按她涉嫌的罪名,要交将1oo万以上的保证金,待全部“清查”完毕后,3日内将资金原路返还。

小王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几近崩溃。可是她身上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想向父母要钱。

但“检察官”告诉他,如果跟父母提及此案,就立即逮捕小王,其父母也要被抓。

与此同时,“检察官”还给小王出招,让她跟父母说这是留学需要的学费。

于是小王就以这个理由向父母要了1oo万元,并转账到对方指定银行账户。

过了一天,“检察官”说案件有新进展,1oo万元保证金不够,得再交13o万元。深信不疑的小王又找父母要了钱,转过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对方都以“保证金不足”为由,让小王继续转账。短短4天,小王一共给对方转了3oo万元。

直到一周后,小王现对方非但没退还资金,还被对方删除好友联系不上了。冷静思考后的小王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算不上新手法,但当骗子的魔爪伸向境外中国留学生时,不仅会造成大额钱财损失,也会让受害人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打击。

诈骗团伙拨打电话的目标往往是身在异乡的留学生,自称“物流快递”、“电话运营商”、“银行”、“保险”、“邮政”等客服人员,以“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包裹藏毒”等理由,要求受害人配合“警方”办案。

随后就告知受害人“警方电话”或直接将电话转接至“某地公安局”,“办案警察”不断强调,案件涉及国家机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要求受害人保持联络,否则就会对受害人进行通缉或遣返回国,并冻结其资产。

“通缉令”、“警官证”齐上阵,要求受害人下载社交软件,向受害人送虚假警官证、逮捕令,或者让受害人点开“网站”,查看“通缉令”,使受害人陷入恐慌之中,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

随后就诱骗受害人进行“资金清查”或交取保候审保证金,要求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诈骗钱财。

诈骗团伙主要利用留学生远离父母独自在外求学,人生地不熟,甚至与内地存在时差和沟通不顺畅的空子,制造紧张氛围,恐吓留学生来实施诈骗。

留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又身处国外,孤立无援,往往就轻易落入对方一环扣一环的陷阱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