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邪尊宠溺绝色佣兵妃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极推手(第1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极推手(第1页)

莫非是要投靠?

赵楫随即摇了摇头。

自己初来乍到,又是被配,他若真来投靠,可着实有些匪夷所思,如何对待倒是要费一番思量。

不过想想应该不可能,廉访使怎么说也是地方大员,自己又没有什么让人纳头便拜的王霸之气,哪可能见过一面就跑来投靠?

多半就是与一二把手有些矛盾,来讲些小话,这还有些可能。自己虽被贬谪,毕竟是皇子,上达天听的路子是有的。通过自己来递些一二把手的黑材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不过他应该没这么莽撞吧?

赵楫想了一会儿不得要领,索性懒得想了。不管他来意如何,总能帮助自己了解些临湖的情况。再说即便不是投靠,如此深夜密会,两人之间也算是有了交情,对今后的相处总有些好处。对自己来说,倒也算一举两得。

赵约是一位面容清癯,三绺长须,肤色微黑的中年人,看起来比赵霆、陈建年长一些,倒是最符合赵楫心目中文官的形象。

见面之后,赵约绝口不提投靠,虽然心中早就料到,可赵楫还是有些失落,如果真的有王霸之气,那该多好啊!

不但如此,赵约的态度堪称不卑不亢,似乎这不是密会,而是正常不过的拜访。他也没说赵霆与陈建半句坏话,只是语气平淡的道:

“殿下初来临湖,想必对两浙路不是很了解。下官此来并无他意,特地为殿下介绍一些本地的情况。”

见他如此,赵楫也不能表现得太亲热,只是微笑点头,示意他继续。

然后赵约便开始了他的专场报告会,将本地各方面的情况大略的进行汇报。

本地人口多少、户籍比例、耕地多少、耕牛多少、农税几何、商税几何、粮食储备、府库储备……

因为内容很多,涉及两浙路经济、行政、民生等方方面面,所以也都是浅尝辄止。只是让赵楫对两浙路,特别是临湖的现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至于两眼一抹黑罢了。而且来源都是公文中的官方数据,实际情况很可能大相径庭。

就拿赵楫最关心的军队来说,据赵约介绍:两浙路现有武德军驻守,在册人数约五千,记有步军十个指挥。马军一个指挥,水军两个指挥。这些军队全部驻扎在临湖左近,其他县城并无军队,只有些衙役乡勇而已。

赵楫也没有细问,两人不过第一次接触,暴露自己真正的兴趣还是太早了些。

而且以北宋文官对武事的轻视,即便正管的制置使陈建都不见得清楚本地军队的详情。赵约能知道部队编制已经是难能可贵,再问得细了,不免有些难为人了。

两人会面的场景实在颇为古怪,就是赵约不停地说,赵楫则是一言不的听着,偶尔微笑着点一点头。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赵约匆匆见过礼,便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语还颇快,说完也没多作停留,又是匆匆行了一礼便告辞离开了。

赵约走后,赵楫仍在书房待了好一会儿,将方才听到的状况整理了一下,做了些笔记,然后他才有暇去思忖赵约的来意。

想来想去,赵楫觉得他多半是从一些蛛丝马迹算到赵霆、陈建定要给自己下绊子,因此将本地情况详细给自己介绍,省的自己两眼一抹黑的吃亏。

这也算是间接的破坏两人的图谋,大约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意思,帮了自己,就是给敌人找了不自在。

赵约虽然没有表明立场,但很显然他至少目前不欲与赵楫扯上什么关系。不过赵楫还是承了他的情,毕竟客观上他是帮了自己。两人间算是结了个善缘。

廉访使是主管监察的官员,看起来位高权重,可坐了这位子,官员们见到你都害怕,生怕被你抓住什么把柄,自然不受同僚待见。

徽宗皇帝又不是个能听得进忠言的,尤其喜欢粉饰太平。因此地方虽然不稳,可身为廉访使,赵约又敢说什么?不但不敢揭露什么问题,反而还得千方百计的帮着遮掩。

因此赵约这廉访使当得实在窝囊,不但里外不是人,而且还两头不讨好。

既然皇上不喜欢问题,那地方上自然就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他这廉访使当然就没有什么油水,整天郁郁不得志。

但显然赵大人是有想法的人,不甘就这般沉沦下去。这不,赵楫刚到临湖,他就看出了机会,主动过来结了个善缘。

而且他这位置,地方上那些坏事也轮不上他,应当算是可以争取的力量。不过今晚才是初次接触,今后如何还难说的很,说这些还太早。

……

“殿下!殿下有所不知!眼下正是青黄不接之时,今年的秋粮还没收上来,府库空虚,钱跟粮……都没有啊!

何况这军资军粮,都归制置使陈大人管辖。殿下需要粮饷,该当到制置使那边索取,下官这里可不敢私自拨付啊!”

赵楫心急建军,第三天便去了安抚使衙门,要求地方上拨付粮饷。赵霆当即接见了他,不过回答却让他很失望。

“军资军粮?地方上都拖欠五年了!

为了安抚下面那些军汉,下官连家里夫人的饰嫁妆都变卖了。

殿下!您看下官这衙门,连个看门的都请不起了。实在是没钱啊!

实不相瞒,殿下!现在武德军都欠饷一年多了,再这么下去下官担心迟早哗变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