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邪尊宠溺绝色佣兵妃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当兵吃粮(第1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 当兵吃粮(第1页)

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

勇毅军开始征募新丁了。

有了兵营,招兵的最后障碍终于不复存在,赵楫立即着手安排招兵事宜。

说起招兵工作,不但赵楫没有经验,他手下就没一个有经验的。不过鉴于自己于两浙军政官员的关系,赵楫也没有向谁求助的意思。他虽不会,但看了这么多书,书上的很多套路看起来也是很有道理的,摸着石头过河嘛,反正只要能把人招来就行。

因为军营位置颇为偏远,赵楫将招兵处设在了城门外。原本应该每处城门设一个点,能更快招够人数。但有了上次被武德军袭击行辕的教训,赵楫最终还是没敢把人分开,而是在临湖最大的正阳门外,城楼箭矢射不到的地方搭了棚子,树旗招兵。

当天中午,赵楫还出钱请了些城中闲汉,沿着城中主要道路,敲锣打鼓的一通吆喝,将消息扩散出去。这年月当兵地位低下,若有三分奈何,民众便是乞讨也不愿从军。因此愿意来应募的都是些走投无路的穷人,几乎肯定都是文盲。

所以官府虽然迫于赵楫的压力出了告示,张贴四门,但显然不会有什么作用。要将消息散布出去,还得敲锣打鼓的吆喝才有用。要不是这年月还没鞭炮,赵楫都想弄它几十挂到处放,多弄点动静出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赵楫不顾灼人的骄阳,站在正午的烈日下,看着人流不断涌进凉棚,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

都说苛政猛于虎,如今的大宋正是苛政肆虐。江南百姓久为花石纲所苦,再加上这两年洪涝频,官府不但不赈济,反而逼迫益甚,百姓不堪重负,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虽说好男不当兵,可当兵总有一口饭吃,比活活饿死好。

随着农业歉收,如今城里虽因为贸易尚能维持,但也比过去萧条了很多,即便行乞也难果腹了。赵楫此时招兵,实在是给了许多饥民一条活路。

虽说来的大多是老弱病残,精壮的多半还能挣到一口饭吃,不愿来当兵,但老弱病残赵楫也照收不误。

严格说起来,赵楫原来的家丁队,现在的亲兵队原本也都是些羸弱少年,正是“老弱”里的弱者,可经过半年的训练调养,各个还不都成了龙精虎猛的精兵?

赵楫练兵,为的是应对六年后的靖康之变,招些少年兵更好,六年后年龄刚刚合适。因此别人招兵,战兵都要十八到三十的,赵楫却都降低了五年,招收十三到二十五岁的。至于辅兵则完全没要求,只要不是缺胳膊少腿儿的都要。

地方上对于赵楫的募兵工作还是老态度,表面上无比支持,行动上推三阻四。早吃了几次亏的赵楫也知道地方官府的作风,根本就懒得向他们求助,只是例行公事的派人让他们出个告示便罢。

募兵涉及很多文书工作,原本应当由制置使派员协助,但制置使衙门预料之中的因为拖欠俸禄,吏员全都罢工了。好在赵楫带来的仆人,如书童平安等都是粗通文墨的,再加上一直都坚持教授家丁书写识字,眼下这点誊抄、画押的简单工作,家丁队全员都可以胜任。

得知赵楫如此“古怪”而不合常理的征兵要求,原本如临大敌的两浙文武俱都摇头失笑。原本武德军败阵,还觉得赵楫着实如传说中那般勇武。没想到也不过匹夫之勇罢了,完全不通军事嘛!

十三岁的也要,还是战兵?这样的娃娃,武德军随便找个做仆人的汉子,一个也能打五个。而且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些娃娃打仗肯定不行,但饭量却一点不小,甚至比壮年的汉子还要能吃。这荆王多半少年心性,也要招些娃娃陪他胡闹吧!

而且辅兵完全没要求,这也是胡闹嘛。武德军虽然有很多空额,可招来的辅兵也都是要做活的,全部要求精壮的汉子,哪有什么人都要的道理?可见这赵楫四六不同,完全就是在胡闹。

不过赵楫可不管这些,只是看着热闹的征兵棚乐不可支。

“军爷!在你们这儿当兵,真能管饱么?”

“肯定管饱!辅兵管饱,战兵天天有肉。”

负责接待的赵智刻意提高声音笑着答道。

“有肉?那俺要当战兵!军爷,俺有的是力气。”

那应募者瓮声瓮气的声音竟然不比赵智的小,若不是赵楫知道并没有安排托儿,真的会以为这是亲兵队的自己人在唱双簧呢。

很多人的目光都被这俩的对话吸引了过去,赵楫也向那边走了几步,看向那个身材高大的应募者。只看那宽厚的背脊,挺拔的身材,赵楫就心中喜欢,好一个粗壮的少年。

咦!

这少年怎么看起来有点儿面熟?

这不正是那天他逛街时救下的曾铁匠的儿子么?那小子当天险些跟来收账的摩尼教教众冲突起来,倒是很有胆色,倒没想到今天会来这里应募。

“你不是那曾小哥么?你怎么跑来应募了?你走了就剩你老爹一个人,你们家铁匠铺怎么办?”认出是他,赵楫忍不住上前问道。

“公子爷!您果然在这儿。”粗壮少年闻声见到是赵楫,连忙见礼答道:“今天好多闲汉在街上敲锣打鼓,俺爹听了说是公子爷你们在招兵。俺爹让俺来这边当兵,俺爹说公子爷是好人,最是仁义,你们勇毅军肯定错不了,让俺来这里当兵,今后也有吃饭的地方。

俺家铁匠铺原本生意就差,幸得公子爷帮衬,还清了债务。俺爹说那铺子经营下去也没意思,要俺来投军,他自回武德军去和那几位叔伯一起做工,总能混口饭吃。”

“这样啊!”

赵楫沉吟道。那曾铁匠手艺着实不错,虽然一条腿残疾了,但并不影响双手做活。既然他让儿子来投勇毅军,而不是去武德军,说明对他们有好感。既然如此,不若挖角过来,正好他手里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赵楫虽然在现代看了很多技术资料,对于怎么展冶金也有许多方案,但毕竟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动手能力。曾老爹是这个年代的能工巧匠,动手能力是极强的,又打了一辈子铁,所缺乏的不过是赵楫那些现代知识。只要今后多加提点,将那些先进知识传授下去,必然能帮上大忙。

“曾小哥!”

“公子叫俺阿牛就好。”

“嗯!阿牛。你爹的手艺我是知道的,不然上次也不会在你家订货。我这里一切初创,正巧也需要工匠,不如你跟你爹说,请他转入我勇毅军中。我必不会亏待你们父子,你可以做战兵,你爹直接做辅兵伙长。你放心,我们勇毅军全部按照太宗传下的规矩办事,没有陈规陋习,不但吃住全包,而且还派足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