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国崛起1980百度 > 7(第2页)

7(第2页)

七十年代开始,我国煤炭质量下降,所以大部分锅炉都改造成了劣质煤锅炉,就是沸腾炉。但这两年,供煤质量开始上升,环保的理念也更深入人心,所以往复炉排和中质煤炉需求变大。

许如意虽然地处燎原县这样一个小地方,没想到视野却很大,不过她还有疑问:“你们厂能力有限,主要想发展哪一类呢。”

在她看来,其实小型热水锅炉更好,简单易做,而且现在建设家属院的工厂越来越多,肯定要供暖的,需求量也大。

没想到许如意却说:“近期一个都不做,中期的话考虑沸腾炉。”

姜红忍不住说:“不做?那你们干什么?生产手推车吗?”

许如意就说:“您跟我来。”

她直接将姜红领到了办公室,跟李远征说:“我给苏厂长打个电话。”

苏厂长?姜红立刻想到了一个人大成螺丝厂厂长苏国强。

许如意也没跟她解释,而是直接播出了号码,当接通后,还打开了扬声器,嘟嘟嘟的声音随之传了过来。

很快,那边电话啪的一下,就被按断了。

姜红很意外:“他们不接?”

许如意点点头,又再次拨打了一次,这次嘟嘟嘟响了一会儿后,大概是知道不接就一直响,那边终于接了起来,不过第一句话就不怎么客气:“郭厂长,你不要再打过来了。”

许如意直接说:“苏厂长,我是燎原厂锅炉攻坚组组长许如意,郭厂长告诉您了吧,漏点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还对锅炉进行了改进,现在经过两天试运行,完全没有问题,我们想送过去,您看方便接受吗?”

这话说的明白又清楚,可偏偏苏国强根本不信:“不用,你们哪次不是修好了两天又坏,我没空陪你们耽误时间,这台锅炉我们不要了,货款你有钱赶紧退回来,否则的话,我到市局省厅告你去。”

“别以为随便糊弄我,退回来就不用还钱了。”

然后啪的一声,又挂了。

许如意这才看向了姜红:“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没有信用了。生产任何炉子,有人要吗?”

这倒是不出姜红意外,苏国强如果不是很倔的人,也就不会撕破脸写信曝光了。

她饶有兴趣地看着许如意:“你这是在喊冤吗?”

许如意摆手:“这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会自己解决。我想说的是,请您如实记录,如果一个厂家只想着挣钱,不注重设计,不注重质量,会遭受什么。”

“我还有个想法,您想不想做个长时间调研。看看不过是一台锅炉没有做好,我们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挽回名誉的损失,客户的信任?”

这……

长时间跟踪采访其实他们也有的,但都是先进厂,明星厂这么做,谁会没事去跟踪报道一个负面缠身的厂子?

更何况,燎原厂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它小,设备落后,没有过任何的辉煌,甚至在来之前,她觉得,经济发展如此迅速,它可能没几年就会跟其他的乡镇小厂一样,倒闭关门。

用专业的话说,它没有任何的特殊性,根本没有报道的点。

但现在,姜红发现,这个提议居然并不突兀,甚至,是她没想过的好。

因为,许如意给这个厂子赋予了特殊性。

她把燎原厂臭大街的劣势,愣生生转化为了记忆点,甚至给它安上了一个不能忽视的主题——目前包括但不限于锅炉行业里存在的为了挣钱不顾能力,匆忙上马忽视质量的问题。

而这种现象,正因为大家一心奔挣钱,在逐渐发生。

她来之前,主编看到连续不断的曝光信,还一起讨论过,仅仅是曝光并没有多大用处,他们需要给这个行业一个警钟。

没想到,许如意要让燎原厂成为警钟,但谁能说,当她带着燎原厂挣扎起来的时候,它会不会成为行业标杆?

姜红忍不住看向了许如意,这个年轻的,甚至红润的脸上还有这小绒毛的女孩,怎么能够这么有远见有魄力有城府?

她根本无法拒绝,甚至有了些兴奋——为自己能够目睹一个精彩的力挽狂澜的故事。

“我同意。”

不过姜红揶揄道:“苏厂长不同意,你准备怎么做?你肯定是想从大成厂这里,找回信任吧。”

许如意也坦然:“想要恢复名誉没有捷径,我只能带着锅炉去实地看看,电话远不如面对面的沟通。当然我还有别的办法,但这是必须做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