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国崛起1980百度 > 第 37 章 三章合一(第2页)

第 37 章 三章合一(第2页)

这么大的阵仗?

说着,小赵秘书就将一份报价单给了许如意:“他们目前都在会议室那里,讨论这事儿。陆厅长也在那边,让我把这个先给你,让你看完了再过去。”

说着,他就带许如意去了陆时章的办公室,把门关了。

这是两份报价单,第一批设备名单并不多,其实是许如意和郭海英,以及高林商量过后的一个对东阳厂刃磨车间的改进。

机床的削切都是需要刀具的,这就跟家里的菜刀一样,用时间长了就会钝,需要磨一磨才能使用。

机床的刀具也是这样,不过要更专业一些,需要专门的刃磨。在国外,对于数控机床,每个生产中心都配有专门的刃磨小组,能够及时的处理刀具,这样一方面可以不用停机,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精贵的刀具及时处理,保持精度。

但在夏国,一般情况下,整个厂子只有一个专门的刃磨车间,配置也很简陋,只能用砂轮机进行刃磨。

许如意和郭海英他们商讨的意见是不能完全学国外,但是也不能照搬旧办法,毕竟这次东阳厂购买新设备不下150台,修复旧设备不下400台,即便是修复也会增加新的电器元件,他们需要最好的保养和维修。

以(),他们决定依旧沿用全厂一个刃磨车间的办法?()_[((),但是添置新的设备。他们报备了包括光学曲线磨、电解磨在内共计10台设备。

这是一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措施。

这些机器按着市场价约50万美元,因为很多配件他们都能生产,所以预计的价格在三分之二也就是35万美元左右。

报价单并不算太长,许如意直接看结果,第一家PP公司,给出的报价是60万美元,第二家WT公司,给出的报价是59万美元。

许如意都气笑了,这些东西,就算全部整机进口,也用不了这些钱,他们可真敢要!她直接一页一页往下翻,看看具体的数额。

小赵秘书在旁边跟着都着急。

按理说工作组目前工作才刚展开没多久,只是个报价问题,压根不需要这么大动干戈,但是这个价格一出来,今天中午周雄安就带人赶来了。

小赵秘书不懂机器,他就知道一点,这么大动静,不太好。

许如意略微翻了翻心里就有数了,合上后就问:“带我过去吧。”

小赵秘书带着她就去了会议室,门一推开,许如意就感觉屋子里的视线扫了过来,她也看过去,倒是都是熟人——除了陆时章,周雄安和高林,还有一组的所有成员。

许如意进来,陆时章就说:“许顾问来了,入座吧。”

许如意就大步走了过去,坐在了郭海英旁边,不一时,显然也有人通知了杨又春和一些相干人员,不多时,杨又春带着五位没见过的干部,也走了进来,杨又春坐在了首位,其他人则是分别落座。

一入座,杨又春开门见山:“报价都看了,说说吧,都是怎么想的?”

许如意是顾问,但郭海英是组长,所以是由郭海英先开的口:“我看了一下报价单,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是想要部分进口,但是他们的报价是整机的价格,这就差了很多。二是即便是整机价格,他们也比我们了解到的价格要高很多,我看了一下,上面还有什么超净工作间之类的配置,拉高了报价,但其实这些都是我们不需要的。”

“所以我认为,这个价格出现差距较大,是可以解释的,我们后期需要跟进谈判,去掉我们不需要和不合理的地方。”

郭海英的话一落,周雄安立刻开口:“我认为这种说法非常不负责任。”

“首先,我们这么多年合作,从未听说过国外的机床制造厂可以如此购买,其次,即便是他们的机床零配件来自于世界各地,我们也不一定能这么做。”

周雄安显然做足了准备,许如意瞧着他手里的笔记本,写的满满当当,“第一点是因为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对方相去甚远,这样的组合需要对机床极为了解,是国外在这个行业里多年的人,才能做到的。”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第二点,国外的公司对夏国是带着有色眼镜的,他们并不会拿我们当日本,德国、美国的客户一样对待。”

“三十年的禁运条约还在生

()效,他们就不会用最优化的方案,最低廉的价格,让我们买到合适的产品,他们在限制我们的发展。”

“其实在接到这个方案时,我已经给其他省份负责设备进口的同志打了电话问询,我问询了三位同志,分别是南江省,浙东省,江南省的相关负责人,但是他们跟我说,从来没有这么购入过设备。”

“而现在这两张报价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个PP公司,是美国第二大机床生厂商,而这个WT公司,是英国的生产商,两家分属欧美大陆不同的国家的公司,不约而同地给我们几乎同样的高额报价,就说明了他们的态度。”

他直接下了结论:“所以我认为,这个方案是不可行的。目前我们的工作虽然开始了一部分时间,也付出了很多劳动,但并不算太多,这时候调头,重新出方案,虽然比较麻烦,但还为时不晚。”

他直接否决了。

许如意听见一组的人都吸了口气,显然没想到周雄安是这么不看好这个方案。

郭海英忍不住说:“周组长,如果您不看好,为什么一开始不提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