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国崛起1980百度 > 第 38 章 三章合一(第2页)

第 38 章 三章合一(第2页)

这样一来,这份资料,不但他这样略懂外文的可以看,不懂外文的也能看懂了。

“一家叫做奇博的代销商,也是认同我们的方案,报价在45万美元。一家叫做索碧芬的代销商,报价44万美元。”

“都挺贵,但是,有更多很合理的报价。”

许如意将剩下的十份排列了出来,一一给杨又春解释:“这里面有二家生产厂是不接受我们使用自制零配件的,但是他们给出的整机价格非常合适,在46万到50万之间。”

杨又春是记得当时工作组给出的整机预估价的,是50万美元。

“居然比我们的预估要低?”

“对。这个原因是各有不同,譬如报价46万的TT公司,他们规模很小,只生产刃磨相关设备,所以更加专业,我们的设备清单发过去后,他们多次跟我沟通,最后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他们认为我们即将淘汰的一款车床可以再利用,他们可以帮忙设计添加新的零配件,这样可以减少不少成本。”

虽然许如意无论第一次跟他聊,还是上次在会议上,都说过国外可以提供这种代设计的服务,以便于买家买到更合适的机床。

但是,夏国人买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啊。

别说周雄安,就连他也是相信的不那么坚定。

可没想到,许如意真的找来了?

“你确定?他们为什么不卖一个新的设备给我们?”

许如意直接从布包里,翻出了她和TT公司传真的内容,她就知道会有此问,全部都留着,还规整的贴在了一个大大的文件本里。

许如意翻到那页,递给了杨又春,杨又春一看,居然是有来有回十多次,而这只是一家。

他不由对许如意的敬业和热诚,又有了一个新评价。

随后他低头看,TT公司非常热情,不但表达了可以帮忙设计的想法,更表达了十分愿意和夏国人合作。

许如意在旁边解释,“正常的公司,更想做的是长久的买卖,夏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关键是我们的机床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在几十年,只要能够进入,就可以抢占先机,赚的盆满钵满,我们不是一个买家,是政府,我们背后这样的企业数不胜数,肯定要积极争取我们。”

这话才是正道理。

杨又春知道,但是同时,他也感叹:“如意啊,我看见这个报价是真高兴,为我们终于可以用更少的外汇做更多的事情,既提高了质量,又节省了外汇。但是我也是真痛心。”

“你说说我们夏国人这么努力,为什么自己不行呢,他们是想吃我们这块唐僧肉啊,真不舒服。”

许如意何尝不是这种想法,八十年代的夏国,各方面都与国际水平相差甚大,外资公司疯狂的涌入,虽然让我们的生活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同时也抢占了市场,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这方面在制造业尤其明显。

这会儿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鼓吹:自制不如拿来香!

所以,我们的汽车行业合资了那么多家,最终也没掌握核心技术,几十年后,只能更换赛道,试图从电车弯道超车。

我们的芯片技术也是如此,研发停滞,组装盛行,直到别人卡了脖子,才明白当年所有的快速发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至于机床行业更是明显,国外的技术早已领先我们数年,不能卖的一点不会透露给我们,能卖的我们如果生产不了,他们就价格高昂,态度傲慢,但一旦我们研发出来,就会降到底价进行打击。

研发者连本钱都收不回来,谁还来研发?

好在,现在也才1980年。

许如意轻声说:“老祖宗说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先拿再争,杨厅长,您得相信夏国的年轻人。”

杨又春抬头,恰好看了许如意和陆时章,对啊,眼前的不都是年轻人吗?他们知识更丰富,眼界更宽,最重要的是,他们敢闯敢干,敢于和教条主义作斗争,也许现在还不成气候,可假以时日呢。

杨又春笑着说:“对,我们不能气馁。那许厂长,讲讲下面的吧,还有更合适的吗?”

许如意接着说:“还有七家愿意接受我们部分零部件自备,这里面有五家代销公司,两家生产厂商。这是他们的报价,您看看。”

杨又春翻了翻,这个报价看起来就很合理了,最低在33。7万美元,最高也不过36万美元,完全符合他们的预期。

“TT公司是专门生产刃磨设备的,所以我们更换新设备还是要从这些公司里选择,有这么多家,足够我们慢慢挑选了。而且这只是初步报价,后面经过谈判,我想会是更合适的价格。”

纵然领导们很少表态的,但杨又春却是直接叫了一声好!

“如意,你可是干了一件大实事。到时候让他们看看,就不会再说,还是维持原样更好。让他们也知道,那个PP和WT公司,并不是什么好选择。”

听到这个,许如意就笑着说:“的确不是什么好选择。”

她从布包里拿出了两份文件,递给了杨又春:“我总觉得他们不老实,可咱们不能空口无凭吧。就算是拿着别家的报价给他们,他们也会说,我们的产品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