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李白的行道难 > 第六十二章 天人合一 铁城苏醒(第1页)

第六十二章 天人合一 铁城苏醒(第1页)

浮洲的清晨开始从乌云里透出一丝阳光,只这么一束光明就让人感觉心情好了很多。

清晨的麻雀和不知名的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远处还传来几声鸡叫和犬吠,偶尔二代大黑狗也仰头叫唤着,似乎和那些邻居对着什么暗号。

刘庸从睡梦中被这些噪杂的声吵醒过来。此刻正把于铁城捆绑在电动轮椅上面。

“医书上说,人乃万物所生,自然长寿健康的秘诀便在万物,而万物日落月升讲究着重重规律。”

“老于呀!我只能死马当…不错了错了!

老于呀!我只能先按照我学的皮毛给你治了!你不能躺着,要吸收日月精华了!”

刘庸说着已经把像睡着一样的于铁城固定在轮椅上,但于铁城的脑袋因为坐在那里的原因不好下手固定。

但这似乎也难不倒刘庸,只见他不知道从何处找来一根黑色的腰带,这腰带看着像是玲珑那件呢子大衣上的,于铁城的脑袋就这么被固定了起来,脑袋后因为有靠枕,也没有什么不妥,只是这造型乍一看就像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武士道。

确实,自身白色大褂加上脑门勒了这么个给腰带,很有几分神似,只是这是个睡着的武士。

这些天的攻读学习,刘庸自认为只是学了不到万分之一的中医理论知识,但就这万一也让他有所感悟。

根据他爷爷和先辈记载,给人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早些刘庸和大多数人一样,把这中医的基本说辞都理解不透。

这望闻问切,可是要了解病人的一切,包括工作事业生活上的大起大落,来辅助关于病因的判断和治疗。这就是医人和医病的差别,下医医病,说的就是有些医生上去只看面色脉相从身体上直接找病因。

刘庸之所以把于铁城捆绑在轮椅上,推出门去晒太阳,是因为他感觉书中说的顺应天时的理论很有道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无旁骛,大道可期。

按阴阳说,人必须遵从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有规律的生活才能避免疾病。日月就是阴阳,还有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对应的五脏六腑,太过苦涩深奥,刘庸现在也是一头雾水。

但他隐隐感觉到了古人的智慧和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他也领悟到了一些常识性的东西。

往后的日子里,白天于铁城就这么被刘庸捆绑在了轮椅上,晒着太阳吹着风。

于铁城的不安定日子才刚刚开始。

随着对于那些黄古书的研究,刘庸开始不限于让于铁城起早晒太阳吸收日月精华了!

随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气也越的温暖起来,河边吹拂的风像少女手有温度而温柔的抚摸着大地万物。

刘庸已经开始了晨练和冬泳,他至今还没有在中医理论中找到冬泳的益处,但这么多年,冬泳已经变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习惯。

河岸的荒草上,刘庸的衣服堆了一堆,再往旁边看,还有一个轮椅,而于铁城却不在轮椅上。

此刻的于铁城被刘庸也像衣服一样扔在了河边的荒草丛上,他的呼吸再次变得快了一些,似乎还有大喘气。

“老于!你就别牢骚了!书上说了!人离不五行,我这么给你往地上一放,那可有了讲究!

先是沾了土气,也就是地气,然后你看着清澈的河水,你身下顽强生长的小草,还有这阳光春风,金木水火土基本都有了!”

听到这话,于铁城的呼吸再次变得急促起来,似乎在说:“你这个庸医!你是在虐待病人!”

春天的河水还是寒冷的,刘庸也只在水里呆了不到十分钟就上了岸。上岸的刘庸穿好衣服,感受着春天的泥土气息也躺在了草丛上。

澧河的河水几乎一年四季都是清澈见底的,这一段的河面并不宽阔,只有二十多米的样子,因为上游水库的原因,水流缓慢。

刘庸和于铁城躺着的地方是靠近河水的浅滩,他们上面的不远处斜坡上有些被开了荒,此刻都种的油菜花。由于刚刚立春不久,这些荒地的油菜并没有开花,还是绿油油的田野。

油菜地上面则是平坦的河坡,这里因为一般涨潮时淹不到,所以种植了一些小麦等主要农作物。过了冬的麦苗远看山有色,异常赏心悦目。

“差不多了老于!我们该上岸了!”

看吸收五行之气差不多了,刘庸再次把于铁城绑在轮椅上,慢慢悠悠地往河提上走去。

沿途,刘庸时而停下来薅一些野生的荠菜,他还记得那年骑着摩托车到城里卖荠菜的日子,匆匆那年,又是弹指一挥间。

到如今,当地也没有市常年售卖荠菜,也许就是因为它老的太快的原因吧。

这样想着,刘庸已经收集了一大把的荠菜。

“老于!中午的伙食有了!荠菜鸡蛋面,如何?”

见于铁城呼吸没有变化,刘庸狐疑道:“你不想吃?哦!对了!忘了你是病人,应该适当给你补充营养来着。”

就这样,一个月又过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