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七零之位面垃圾商人余简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声东击西(第1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声东击西(第1页)

工厂开始正式投产之后,余简突然有一种原来真的可以躺着赚钱的感觉。

当然,她躺着赚的不是真的钱,而是生命,厂里每卖出一台垃圾处理器,她的生命值就会上升一大截,而且这些垃圾处理器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无时无刻不在为余简赚环保值,也就是生命值。

垃圾处理器的售价是1ooo元台。

对于国内来说,这个价格已经算是高价,但是换一下汇率,在外国人眼中,这个价格绝对算得上低价。

国外的垃圾污染问题要比内地更快爆,面对这样一台还算便宜的垃圾处理器,不少国家的负责人,特别是一些大型农场的负责人,都愿意采购。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第一批共一百台垃圾处理器终于售出,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兴奋不已。

虽然由于成本限制,这批货的利润要在售价上折半,但也算是高利润。

更重要的是这批货是卖到国外的,所以他们收到的是重要的外汇。

这笔钱不仅可以直接从国外购买实验仪器,还可以直接跟国家换人民币,不管是对厂里,对学校,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毕竟现在国家也不富裕,也缺外汇,突然有这么一个固定的外汇来源,简直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国家都认可了工厂,相当于给工厂的经营另加了一份许可书,多了一层保险,不用再担心突然而来的政策改变。

至于余简这里,以她个人的想法,其实还是觉得应该定高一些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不过之前在跟齐教授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什么,话到嘴边,却只是点了点头,什么都没说。

一方面工厂的管理者不是她,在投资结束之后,她就只是一个分钱的“股东”。

具体如何定价,如何经营,还是要由现在工厂的负责人,以及b大的教授们联合开会决定。

她不是不能提这个价,也不是没有自信说服这些人按照她的意见提高价格,只是这么做没有意义,即便她想尽办法提高了价格,这时候民风普遍淳朴,要让那些销售人员按照她的想法进行销售,反而更难做到。

至少这个定价还知道翻倍,已经算很不错了。

没必要强求再高的价格。

另一方面,其实余简也是有私心的。

因为这批货定价越低,卖出去的也就越多,有更多人使用机器,她的生命值涨的就越快,而且还是持续性稳定的生命值增长。

毕竟她一开始投入做这件事就不是为了赚钱,要想赚钱,她完全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日用品和美容院当中,这两个行业能给她带来更多快钱。

而不是费劲辛苦,投资大半年,花了十数万才把这个厂子建起来,结果她只能拿到利润的百分之五。

以百分之五的分成来算。

如果一台机器的利润是5oo,她个人只能拿到25块钱的利润。

卖出1oo台机器,她能拿到25oo块钱利润。

她建厂的投资成本是十几万,就以十万块钱的投资成本算,要想把这笔钱赚回来,一共需要卖出4ooo台机器。

全世界范围内的4ooo台,看上去不是很多,但毕竟垃圾处理器是固定资产,买了一台之后可能很长时间才会更换,要想卖出4ooo台机器可没有那么容易。

更何况这4ooo台机器卖出去,分到她手里的这笔钱还仅仅只是建厂的投资,对她个人来说并没有达到完美盈利的效果。

这也是余简对这次建厂的利润并不关心的缘故。

但是转念一想,只要记得这次建厂最初的初衷是为了环保值增长,就不会再有亏本的感觉。

所以她自然也不会特意去说是不是定价低了这种事,既然她拿不到最多的利润,总要从别的方面找补回来,比如说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尽可能多地把垃圾处理器卖出去,从而大大提升她的环保值。

这一部分环保值,可以很好地抵消她手底下饮料厂和护肤品生意越做越好带来的影响。

不过这还不够,这一批垃圾处理器功能比较单一,是最基础的垃圾处理器,主要针对一些易腐垃圾,虽然可以很好地处理易腐垃圾,却治标不治本。

而未来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塑料垃圾。

也是从白色污染开始,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污染对土壤造成的影响,对海洋造成的影响,以及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影响。

余简之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只是迟迟没有解决的办法,这次她在那个奇怪的图书馆看书的时候,着重关注了这一类的书籍。

这部分书籍主要涉及到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物理只是依然是机械方面的,塑料垃圾分解同样需要有仪器进行辅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