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1942风起南洋全本 > 第052章救助一千多伤员(第2页)

第052章救助一千多伤员(第2页)

他之所以赶到这里,是因为后世传言中有一则无头公案。据说这里曾有15oo名伤员于此。

此事不见正史,却有多人回忆相关。

正常来说,远征军历经数次战斗,伤员人数也早就过了数量,考虑到有其他伤员早就撤离,跟随第5军的伤员也能大致有这个数目。

正史不载,只有流言。

可智商没有问题的人都会怀疑这个举动。

十个八个的人的一起,还算正常。脑残点的百十人一起也能解释,可上千人一起都甘愿,绝对是出正常奇迹之外的奇迹了。

在此时就算是远征军的主力军人也不会认为被日军俘虏比更难熬。虽然国内抗战多年,早就传出了日军对俘虏残暴屠杀的事,可还是有很多人心存一线希望,被送去挖矿挖煤修路也比死了好。就算是伤员,也期望能活下去,毕竟家中老小妻儿盼归。

若是不堪日军凌辱,死有很多种,无疑是其中很痛苦的一种,远征军虽然撤退,物资紧张,些许自杀用的子弹还是有的,就算那些汽油不用了浪费掉,也不一定就非得用于自杀。

后世老兵回忆,多有用枪自杀者,还有央求别人用枪给自己个痛快的。此时死了也就死了,也不需要用汽油烧了,烧成骨灰再埋葬。多此一举。

背后的意味让赵易猜测得心寒。

他现在不想去深究,大敌当前,需一致对外。有时候为了抗日牺牲,有些牺牲,不止是生命的牺牲。

加上先锋军带来的3名医生,现在已经有6名医生了,还有5个护士,救治和护理13oo多名伤员还是远远不足。赵易带来的医药一下子就用去了大半,同样远远不足。远征军粮食本来不富余,留给伤员们的食物寥寥,赵易用摩托车带来的食物支撑这一千多名伤员更是远远不足。

这一千多名伤员,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背在了先锋军的身上。

“日本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彭季淮也察觉到了这个包袱的沉重,他提醒了一下赵易,远征军的身后可是有日本人的追兵。

赵易点了点头,他比彭季淮更明白日本人追兵的执着,都跟着远征军追进了野人山,自己也损失了不少。

他也明知道带着这一千多伤员有些不理智。来之前他就仔细考虑过这件事,仅仅从他带来的物资的紧缺性看,这些物资去救助其他健康的远征军士兵,作用可能更多一些。冷血一点,他更可以只从远征军中挑选那些健壮的士兵,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才,当他们在野人山绝望中时,一举捕获人心。

慈不掌兵。远征军高层都知道壮士断腕,他完全可以装作不知道,避开就是了。或许只晚一两天,就足够了。

可他还是绕不过他的良心,也绕不过其他明白人的眼睛。

就如同此时杜聿明应该收到的那封老蒋的电文。

原历史的15日,老蒋给杜聿明的电报中说了,可前往印度。

明白华夏文化博大精深,甚至在社会上厮混两年的人都明白前边加了个“可”的意思,尤其是在严苛的军令中。

领导前边给你个任务,转头又说了一句可以不完成,你就得掂量一下了。

杜聿明就是收到这份电文也得掂量一下,老蒋可以甩锅,他就得背。

后世记载,杜聿明当时没有收到这份电文,直到23日才收到,已经晚亦。

临时工都死在野人山了,也就没有人来追究其中的缘由。

赵易若是救了一圈,总有人问起当初一干伤员的事情。就算他能证明自己清白,总有政敌耍阴谋。

真要无懈可击,就要做得光明正大。

赵易不想面对别人质问时,心中留下遗憾。一千多为国杀敌的伤员,应该有个好归宿。哪怕是不治身亡,也因为身边有人不抛弃不忘怀而含笑逝去。

叶关和李衡都支持他的行动,单单是不远了兄弟们的心,多大的代价,赵易也认了。

本来这一次救援远征军的行动,在历史走势依然顽固时,他就只求尽力而已。

“队长,已经有三百多名伤员去了。”朱子明向赵易汇报道。

“哦”

“有伤员已经被枪毙,还有整车沉河里的。缺医少药,有伤员疼得受不了,有自杀的,有央求我们帮忙送他解脱的。”朱子明脸上早已不复一开始见他时的青涩,叙述时满是沉静,“已经烧了一些人。我也没办法阻拦。”

“嗯”赵易对他的行动还算满意,“这一次若不是训着你的记号,我们也不会那么快就找来。辛苦你了”

朱子明是先锋军的老队员了,是赵易早就安排在远征军的棋子,只为这万不得已的野人山救援。

依照赵易的慎密,既然他要尽力而为,怎会不早作安排,早布棋子

有些资料查不到,有些资料也无法采信,伤员和电文的事情只是一家之言,诸位书友大大可当消遣,不必较真。毕竟,当年能站出来抗日杀敌的都是英雄,瑕不掩瑜。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