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1942风起南洋全本 > 第067章子弹口径(第2页)

第067章子弹口径(第2页)

李衡反而眼中一亮,也呵呵笑道“别说,这个口径还真可以试一试。反正无论是6毫米还是65毫米,我都要亲自做一做实验,才能放心用。后世很简单的一些事情,这个时代做起来却很难。毕竟这么多年的技术展可以说是飞跃式的。就拿65毫米口径来说,不说格伦德尔弹的前收口技术成本高,就算是因为现在的弹药,想达到格伦德尔的初,恐怕枪管也得很长,弹壳直径也小不了。同样6毫米小口径子弹的许多试验,我们现在的条件恐怕都做不了,只能先慢慢试验。666口径说不定还真行,毕竟决定子弹性能的可不止口径。”

“能做到这么精确吗”叶关忍不住问了一句。

“毛瑟弹都能做到792毫米,我还不能做到666”李衡哈哈一笑,“哈哈,我来的时候可是带着工具包。当时为了研究研究老大的那些枪,我连公司几十万的手持式三维扫描仪都带来了,还有千分尺和一点量块。通过雷允飞机制造厂弄来和春城买来的测量仪器对比分析,精确度没有受到时空转变的影响,精确度足够。这一次从美国人那里进了一批殷钢,我就先着手生产一批标准尺,确立我们自己的度量衡标准。”

赵易大喜,有了精确的尺子,作为工业基础的度量衡体系就能完善起来了。

否则像国内的有些军工厂一样,即便是工人认真做,使用的材料也一样,可就因为尺寸标准不一样,生产出来的同一种武器的零件竟然不能通用。

国内此时已经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但英制、公制、旧制,甚至还有一个美制单位,混合应用,根本没有强力的推行,就连国营工厂中的标准尺,也都没有统一起来。

有了标准尺寸,才能谈得上子弹和枪械的标准。现在先锋军的度量衡体系逐渐完善,至少不会出数字一样单位错误的低级笑话。

“选好了子弹,才能最终决定枪械。试验归试验,不过度要加快。”赵易压住心中喜悦,还是提醒了一下,“我们不可能用冲锋枪包打一切,最终还是要留出一张底牌,应对东南亚和国内的突事件。轻武器的标准需要尽早确立,没有十全十美的标准口径,只有完善的军队后勤装备建设体系。”

“放心吧,老大”李衡保证道,“我不敢说一年内完成,毕竟子弹和枪械都需要各种自然环境的试验,但三年时间,在二战结束前,我有把握造出我们自己的自动步枪来。”

赵易明白李衡尽力了。现在先锋军装备很多都需要李衡操心,他不可能把心思都用在研制自动步枪上。

“下一步我们也会全力支持你的研究。”这是赵易的承诺,也是42式枪械计划的一部分。赵易在公开会议中的言,已经包含了自动步枪的研制计划,从42年开始全力获得支持。

倒是42式枪械计划中的手枪和冲锋枪一样,完全是仿造山寨,直接用了赵易带来的cz75手枪做模板。

相比制造精良的22o,赵易更中意cz75的手枪握把适合东方体质。

现在先锋军刚刚展开的军工体系主要力量是生产45冲锋枪,只是因为同样是使用9毫米手枪弹,不耽误手枪制造。队伍中的炮手和卫生员、通讯员以及狙击手,以及扩大起来的军官团,也需要有手枪来防身。

“买不如造,况且我们还有国内这个大客户。”赵易在下决定造手枪时,理由很充分。

虽然有美援,但需要进口的东西太多,手枪并不是主要的。而恰逢乱世,有把手枪防身,是很多国人,尤其是那些土财主们的渴望,偌大的华夏仅仅是民间就先有广阔的手枪市场。和政府军队打交道,用于打点关系,一把手枪有时候比其他礼物更好用。甚至用手枪以物换物,更让美援紧张国内喜欢。总之一句话,手枪在国内大有市场。

就连冲锋枪,以后产量上来后,赵易也舍得卖。以战养战,才容易把军工产业扩大。

“现在我们的军工产业还是太弱小,我想去欧洲和美国转一转,寻找点机会。比如我们打算研制的机枪,我想去找德国人。”李衡心中也想尽快把军工产业扩大,在国内时机和人才不多的情况下,他把目光投向了国外。

先锋军的42式枪械计划中,就有机枪一项。在赵易三人商定了机枪口径还是792毫米后,李衡先想到了仿制g42,可身边没有g42的实物,仅靠资料,李衡可没办法很快研制出g42这样的神枪来,等到研制出来,可能二战已经结束了。于是李衡想到了凭着带来的资料跟德国人联合。

“确实需要去一趟德国。”赵易心中也早有去德国的计划,“我们可以给德国人解决不少麻烦,德国人也能给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