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1942风起南洋全本 > 第082章年底了(第2页)

第082章年底了(第2页)

之前这地方,法国人并不是很在意,当地土著也懒得多耕作。在芒新时,先锋军因为粮食不缺,暂时没有考虑耕作,可随后大量国内难民以及部分华侨难民的加入,需要安排他们。而歼灭了泰国第4步兵师后,地盘的扩大,也有了开拓耕地面积,投入农业的机会。

那些来自国内的难民更是把耕地技能点到了高级,在先锋军按劳分配的政策下,干起活来格外带劲。砍伐森林,获取木材建造房屋,烧荒耕地。国人天生具有土木属性,只要有土地,就能很快把它们变成耕田。

1o月份已经过了当地的水稻种植季节,当地土著没有一年两熟的勤劳和技术,很多地方都是在雨季种植一轮水稻。

赵易不敢冒险自己去尝试种植,就算是国内的那些老农民对当地的气候水土都不熟悉,也不敢保证能有收获。不过他却知道周围的一些土地后世这个时候可是种植过玉米和番薯以及土豆,当地华人也有部分种植的经验,一开始开荒的几千亩土地都种上了土豆、番薯和玉米。尤其是土豆,1o月下旬正适合种植。

随着人口增多,先锋军的粮食压力也增大,赵易也有计划的扩大了耕地开荒面积。23万亩并不多,按照现在的粮食产量,先锋军的粮食也无法自足。不过,建设兵团的种植不是主要技能,现在先锋军还需要考虑战争中的生存,建设兵团的队员都是后备战斗兵源。

极富战斗力的军队才是先锋军能够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保障。

“军工生产的部分产品已经可以做到自我保障。”要保障军队的战斗力,武器装备不可或缺,李衡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武器装备生产以及基础的工业建设上了,这方面的数据也更详细。

随着先锋军中女性的增多,尤其是国内那三千女性的到来,先锋军的被服厂已经不缺人力,缺的只是材料。先锋军虽然还无法满足全部队员的装备需要,但主力作战部队已经可以全身装备了。

冲锋枪的生产更是提高到了月产量破千。

“我们的煤炭月开采量已经达到了33o吨。主要是褐煤,主要用于动力煤,供应蒸汽机的动力以及两部蒸汽电机用煤。”

现在先锋军已经开出了四个小煤矿,储量不足,劳动力也是刚刚从新国内难民中解决,产量有限,一天刚过1o吨。这个数字和后世动辄用亿来表示的数字差别太大,但眼下也能勉强够用。再多的产量运输也供应不上。先锋军中现在卡车已经有三十多辆了,但油料有限,根本不会挪作他用。煤炭运输还是靠人力小推车,主要供应工业用煤。日常的民用燃料,守着到处的林木,自然还是用木柴。

“我们缺少炼焦煤,不过我们暂时也不需要高炉和焦炭。我们的1吨电炉正在做最后的调试,过了年就可以炼钢了。”李衡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成就。

电炉是从国内一个民营钢铁厂购买的。

抗战让国内的钢铁需求猛增,民营钢铁厂也不断增多。在42年夏天之前,国内的民营钢铁业也算是进入了黄金时期。可好景不长,国内通货膨胀导致原料上涨,税赋也在增加。政府调节不利,导致西南地区的生铁相对性的开始滞销,西北地方却闹起了铁荒。

西南地区现有的煤炭不足,铁矿不足,导致西南地区的钢铁产能开工不足,部分设备闲置,甚至部分人员开始失业,川蜀地区已经有钢铁厂开始倒闭。

先锋军很轻松的托关系买到了一套电炉设备,虽然只是一吨的电炉,却是先锋军工业极其重要的一块基石。

自己能生产钢铁,才能摆脱目前材料不足的瓶颈。美国人的钢管和外购的钢材已经快用完了,随着先锋军的扩大,也不能只指望美国人的一万根枪管。

李衡的一些设想也终于有材料可以实现了。

“为了保障电炉的正常使用,我们下一步将加大煤炭的供应力度,我们的1号水电站也将在2月份投入使用。届时,我们的电力机组功率将过13oo千瓦。”

现在先锋军电的用途主要还是保障电炉的良好运转。现在先锋军的电力机组功率刚过一百千瓦,根本供不起电炉,哪怕是一吨级的。

从国内石龙坝水电那边终于运来了闲置下来的那两台24o千瓦水电机组,南塔河干流上建水坝难度较大,可地盘上山多水多,在南塔河的一条支流上选好了一处,不考虑升级,只考虑现在急用,可以满足两部水电机组的应用。另有一套国内购买的75o千瓦的汽轮电机,终于可以让电炉放心使用了。

这些都是钱堆起来的,可也值得。

有了煤炭,有了电力,还有了钢铁,还有正在试验的煤化工,正在手工作坊冶炼的铜矿石,以及扩充到了一百多台大小机床设备的军工机械厂,先锋军的军工体系慢慢地壮大了起来。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