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1942风起南洋全本 > 第083章18人团(第2页)

第083章18人团(第2页)

一直负责此事的徐若秀不久后还得回去处理尾,根据地内的一些工作,她暂时顾不上。幸好先锋军内部最紧张的医疗问题,从一开始就不是她负责,谁也没想到当初走路都哭鼻子的“顾小妹”,不愧他顾真这个名字,竟然在医疗方面极为认真负责,前前后后把先锋军医疗工作全部管了起来。

他本身不是医护专业,但医护问题讲究的就是一个认真。

同样,情报部门也需要认真。

叶关需要负责的事情很多,也常常忙得焦头烂额,情报方面他主要擅长电台和密码破译等技术途径,结合后世的诸多信息,对比公开资料途径,也能筛选出有价值的情报,但对于人力途径却有些眼高手低。后世经常跑业务的他也常和别人打交道,但看过的谍报影视和书籍上的内容却并不能完美的表现在现实中,再说情报工作不是靠他一个人单打独斗,赵易也不会让他亲自跑出去置身险地去套情报。当初叶关的手下有两个人就慢慢崭露头角,担起了人力情报的担子。

这一次会议因为刘公梁在欧洲回不来,只有杜兴吾列席。

擅长交际的杜兴吾能和三教九流混在一起,从各个阶层都能交际到人,套取到先锋军需要的情报,这一点让叶关望尘莫及。若不是眼界所限,对战略问题不擅长,赵易都要把他提拔成情报部部长了。

郑富贵也同样是因为认真负责,才被提拔上来的。

这个当初的泰国边境士兵,还是被赵易他们抓了的俘虏,算是28人中资历最浅的。加入先锋军后,却极其认真负责,现在主要是对地盘上土著百姓,包括那些僧侣交往,搞好关系。直到现在,当地土著百姓虽然对先锋军不感冒,也不会过度仇视,掀起大乱子,离不了他的功劳。

对泰队三千俘虏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有他的功劳。现在已经有五百多华裔士兵决定加入先锋军,只是需要考察和劳动改造。

这7人不过中人之资,不断磨练才有此成就。不过,其他28团的一些成员就算是再怎么磨练,也难让人满意。有的是自身限制,有的却是心态不当。这些人再老资格,也逐渐被新崛起的人才替代。

先锋军中现在有才能的人不少,但短短的时间内,没有经受考验,很难谈得上大用。此次会议上18人的另外一些人,也是经过了组织上的初步考验,才跨入了先锋军权力核心圈。

徐公达是最早进入先锋军核心圈的。

这个因为情商问题39岁还是个少校的老参谋,难得早早选择了阵营,在走出腊戌后就积极向先锋军靠拢了。

他同样不是天才式的人物,赵易看重他的也是认真。一个认真的参谋,按部就班的计算安排一切可能,这才是参谋应该做的事。徐公达虽然参加会议,却恪守着一个军人的准则,除了军事不参合其他事务,不参政议政。这也是赵易欣赏他的另一方面。

先锋军中真正的军事天才,可能只有一个,包括赵易也只是凭着后世的经验和信息在大战略上占优势,真正具有排兵布阵天赋的恐怕只有现在的第二营营长林瑞。

歼灭泰国第4步兵师的时候,用计排兵之精巧,让赵易为之叹服。彭季淮也服气,他打第3步兵团,伤亡了二百多人,林瑞打实力相当的第13步兵团,伤亡不足百,只牺牲了37人,却抓获了12oo多俘虏,之后更是连续行军,突袭了第4步兵师师属部队,同时还配合教导队,拿下了第4步兵师师部。

这样又有计谋,又有大局观的智将,也让赵易破格把他提拔为第2主力营的营长,早早进入了先锋军的核心圈。

相比郑大斌资格更老一些,但他当了十几年兵只升到排长也是有原因的,指挥能力不足是升入更高层次的障碍。不过他练兵却稳健,有了赵易的示范后,他安排起来有模有样。有他在,赵易渐渐已经从新兵营抽手。这一次列席会议,很多东西听不懂,他只是带着耳朵来。

沈冲也是只打算带着耳朵来,作为李衡在军工里的助手,他更喜欢技术,会议也是更喜欢谈技术的会议。

胡宗汉却不打算只带耳朵来。作为曼德勒那一批华侨华人,胡宗汉也属于队伍中的老资格了,加上他又是徐严芳的表哥,又积极突出,让他早早脱颖而出。这一次能进入18人核心圈,他觉得需要出自己的声音,在下边按捺不住,一直想把本子上记录的那条建议守着三巨头讲出来。

李衡说完,轮到自由言时,不等他讲,一直负责民生的李东来却第一个开口问了“泰国第2步兵师正在攻过来,我们根据地上的工厂和百姓怎么安排撤退”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