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1942风起南洋全本 > 第392章再次开战(第2页)

第392章再次开战(第2页)

“法国人这一次已经势在必得,他们不会等很长时间。我们的反高利贷法已经通过,巴黎的银行家们早就在催着法军要给我们一个教训了。”赵易愿意早一点开战。

或许先锋军可以拖到明年雨季来临前,但却可能会把英法的矛盾拖到48年,这无疑会给先锋军未来的移民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反倒不如趁着现在就解决这个问题,就算打破些瓶瓶罐罐也无所谓。

“二战结束后,军队训练是上去了,成家立业也让很多人的心开始安定下来,但一些人的心也散了,厌战情绪不止英法有,我们也有。必须在民心沉淀前,消除外部的大部分隐患。”从内从外来说,先锋军都必须要打一场,赵易越来越倾向早打,“就算英法还会卷土重来也不要紧,关键是我们需要一场堂堂正正的胜利,以增强移民们的信心,也鼓舞华夏民众的信心。”

现在还没有经过棒子岛战争,华夏军队还没有雄赳赳气昂昂得把世界第一强国赶回38线以南,昂扬华夏民族的信心,华夏民众对对抗那些老牌帝国根本信心不足。

之前对付小日本都那么吃力,直到抗战胜利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甚至把主要功劳堆在美国人头上,更不用说只是一个先锋军就要同时对抗英法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英法大部分实力还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单单听着这两名字就先胆怯了三分。之前伪满朝的种种不平等条约大多数都是和这俩货有关,圆明园的余灰犹在,反英反法的各种游行口号也声声在耳,但真刀实枪和英法对抗又有过几次华夏国内对英法冲突尚且提心吊胆,更不用说炮火连天的开战了。

真和英法开打就是壮举,要是能打胜仗,就能鼓舞民心,就像上一次怼法国,引来众多人才来投,若是能堂堂正正靠自己的实力胜一场,华夏民众信心立即会满格,就算英法以后天天守在边境线上开战,也不惧了。

赵易并不指望这一场战争就能解决所有麻烦,但一场胜利就能让先锋军上下脱胎换骨。

信心是打出来,一次就行。

巴黎再一次愤怒了。

法国人在印度支那以前有三项主要收入。

一是粮食、矿产和其他经济作物等。矿产以煤炭为主,曾经成为亚洲第二煤炭出口地区。水稻更是当时的世界第二地,和其他亚热带经济作物买卖一起,被法国人从中赚取大把的利润。

先锋军建国并没有采取国有没收,以缓解建国压力。倒是因为日本人的二倒手,让法国人先失去了一部分资产,又在上一次战败后,谈判中失去了其他的一些,剩下的数量已经寥寥,还时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不配合,让一些法国人常常诉苦,甚至廉价贱卖资产。

二是鸦片。法国人在一战后到二战爆前,从印度支那掠夺来的金钱总额中,一半是来自鸦片。这条线被先锋军直接斩断了。上一次法国人急匆匆开战就是和东联国全面清剿鸦片有关。

再一个就是金融。

之前法属印度支那连货币行权被法国人掌控,先锋军建国后行新货币体系,一下子崩塌了法国人在印度支那金融体系的半壁江山。最近禁止的高利贷,更是让法国这个全球闻名的高利贷帝国失去了另一半掌控。

法国人贷给印度支那当地政府、各地地主土豪以及广大农民的高利贷,之前还能隐藏在暗处打着民营的幌子继续吸血,现在统统都作废了。那些本金和单薄的一点利息,根本绕不出先锋军的金融管制,逐渐就消磨在各项往来费用中。

这个直接点燃了法国金融界的怒火。

自从世界工厂被美国人夺走后,欧洲工业的利润已经不如钱生钱的游戏爽快。欧洲资本界正在向金融资本过渡,法国戴上了高利贷帝国的帽子就是如此,也意味着法国国内金融资本的势力足以左右法国政局。

法国人多年在印度支那的金融投资早已经积累到天文数字,值得用一场战争来挽回损失。

巴黎左翼的旗帜也遮不住法国资本积聚已久的怒火。

“战争战争”巴黎方向的压力直接传给了海防的法军。

虽然还没有准备充分,但在得到英国人保证后,法国人还是主动打响了第一枪。

46年12月3日,国外历史中考题中常有的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开始了。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