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女文豪 还钱 > 第 141 章(第1页)

第 141 章(第1页)

看过朝日报上作者答读者问之后沈钰受到启,先想到的就是将自己关于的疑惑写去给报馆。要知道他关于的疑惑不少,不只是权柄正在连载的部分,海上归来记、文魁,甚至药庐琐记也是一样。

沈钰这个人当然比一般的人有见识走南闯北当然见多识广,再加上从小的的家族教育少年时代读书他不太上心,但是他这个出身该知道的东西他都是知道的。总结来说就是,他这个人相比起一般的读者,更容易切中要害,提出专业性的问题。

各种问题写了出来,快件送到嘉定。

不过身边的小厮也道“到底能不能有解答是说不准的,这位乔琏先生名声不低,去信的人可不少除了大家都问的事儿,一般不会解答。要是什么问题都解答,报纸上如何登载的下”

事实上也是这样,报纸版面有限,是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答案都登上去的。或者说,即使都可以,连翘也不愿意啊这可是需要她动笔的

这些信件是寄到报馆的,先会有报馆的人替连翘过滤。这倒不是连翘挖报馆的墙角,占人家便宜。要知道作者答读者问也是占了版面的,供稿上面报馆出出力又算什么呢何况连翘没有收这个的稿费,经费就更能用得上了。

主要是不好收,按照她写的价钱来收,似乎不太厚道。但是要是按照一般供稿人的价钱算,钱又实在是太少了。索性她并不差这么一点钱,于是做好人不要这个钱,只不过过滤信件的事情就要由报馆来做了。

那些主要是向乔琏表达仰慕,信件写的奇长无比,问题倒没有什么的,先就被打落。然后就是问题的分类了,已经回答过的,或者书上有答案,只不过读者读的不仔细的,等等几种,都是不会回答的。

剩下其他的问题则是分类,问的人多的就会送去给连翘,只有寥寥几个人问的,那自然是放在一边落灰。

现在连翘有了钱宝儿做助手,这上面就更加轻松了。钱宝儿除了帮助她收集一些新的素材,也会答读者问。只不过她也不是连翘本人,很多回答不一定正确,所以最后连翘还要看一次,修正答案什么的。

这本来并不是一件多麻烦的事情,但这一次例外了,有报馆负责过滤信件的人给刘盈盈送了一封信“刘编辑,你且看看这封信。如今虽有不少人给乔琏先生写信,但是这般有见地的也很少了”

刘盈盈看着笑了笑“行,回头我转给乔琏先生。”

这就是此时与后世的一些不同了,工作的人往往除了做事拿钱还会有一些别的追求。譬如这次看到一个来信内容特别有见地的,见猎心喜就想让乔琏也看一看。如果能撮合作者和这样的读者联系,也是佳话一桩

这个时代和后世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比较像网文展之前和网文展初期的界。

相比起连翘当网络写手的时代,关系其实是亲密的多的。连翘当写手的时候虽然作者和读者的互动也有不少,微信公众号、微博、群、读者留言但是真正关于写作问题上读者帮助很少。

原因是两方面的,一般的网络,读者大多没有那个兴趣。另外也有作者身上的原因,更多时候他们其实不太愿意在写作方向上受到读者的影响吸纳读者的意见,有的时候确实能够提高水平,但有的时候也会完全迷失自己,其中的分寸难以把握

但是在纸质书的时代,以及网络初期,特别是网络初期,情况并不是那样。那个时候读者往往非常踊跃地为作者支持,这种情况在网文初期则更加明显。

第一,网络时代想要交流可比之前方便多了。之前往往是信件,一来一回需要的时间很长。至于电话,则是不够普及,而且总不如书面交流来的合适。但是网络时代就不同了,即便是初期的网络也足够用了交流而已,最早的论坛就已经非常好用了。

第二则是读者构成的关系,网文初期也是网络展的初期,想要在网上看,甚至针对表意见,为作者各种支持,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普通家庭能有电脑吗有了电脑又舍得连网吗

简单粗暴的成本问题筛掉了很多读者,至于留下来的都是二三十多岁,还比较有钱的那种。倒不是说有钱就怎么样,只不过无论是富一代还是富二代,普遍情况下是比一般人有见识一些,这是社会事实。譬如国内刚刚流行起国内游的时候,说不定人家已经出国旅游了,只能说有些事情的确需要金钱的支撑。

这种读者构成堪称一个参谋团,能够给作者带来的帮助当然很大。

而连翘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其实也差不多,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还是比较紧密的。特别是读者中影响力比较大的一些人,和作者私下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这也很常见。

筛选信件的人也懂这方面的事情,看到有一个不认识的读者却这般有见地,见猎心喜推荐上来也是很常见的。虽然没有奖金拿,但是他们很乐于促成这种事,从这也可以看出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一份热情在的,不然谁会做这种很难说有回报的事情

刘盈盈也很懂得,等人走了,转头就交给连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