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重生回1980年 > 第97章 第三条线(第2页)

第97章 第三条线(第2页)

林从武一边喝着健力宝,一边给儿子讲了自己的想法,他打算让儿子出钱给自己建一个土产加工厂,收购山城的特产东西加工包装后卖到南方的大城市去,赚钱是一定的。还可以一方面给许多人安排工作、一方面让这些土特产升值,可谓一举数得。

加工厂?这是一个还不错的想法,但在林紫纹前瞻的眼光里,却是个一点儿魄力也没有,并且前途黯淡的行业。虽然林紫纹也承认,在现在这个时期,如果自己投入个百十万让爸妈干加工厂,顺利的话十年后爸妈也能加入千万富翁的行列,可林紫纹所期望的目标,却远远不止这些。

林紫纹开始把事情往自己的目标方向压:“爸妈,我觉得这个行业虽然和你们的老本行挺接近的,能少走许多弯路,但做这个是不是赚得太少了一点儿?”

“怎么会赚的少呢?”林从武马上反驳,林紫纹打断他的话说:“比如你进了一千块钱的天麻,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一路下来后,我算你能卖两千块钱,去了本钱,还能赚多少?五百块?”

林从武点头。儿子说的差不多。虽然过程没这么简单,但自己的确是准备这么操作的。王玉梅不解的问儿子:“一千块钱的本钱赚五百的利润,不低了吧,你怎么能说赚得太少了一点儿?”

林紫纹笑了:“这些天麻都卖到药厂去了吧。比如咱们市的二药厂,就用天麻生产了几种药,其中一种叫‘天麻降压胶囊’我还见奶奶吃过呢。”

“嗯,天麻是宝啊,可以治许多病症的,要不然前几年怎么家家户户都想种它赚钱呢。”林从武问:“你想说什么?”

林紫纹用手在茶几上画着一个个小圈说:“其实,一袋二药厂生产的‘天麻降压胶囊’,核算价是三毛五。”

“三毛五?!”两口子顿时惊讶,王玉梅一脸不信的神色问:“我记得给你奶奶买的时候,是两块七一盒,没有袋装的,也没听说过三毛五这个价钱,这怎么回事?”

林紫纹微微一笑:“三毛五是一袋胶囊去掉损耗后的成本价。再装进两毛钱成本的铁盒里,就是我奶奶吃的那种包装的了。这药一盒的成本是五毛五分钱。药厂把它一块二卖给医药公司,后来到药店怎么卖成两块七的,我就不知道了。”

林从武夫妇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事有些乎想象了,三毛多钱的东西吃到嘴里时就变成两块七了,这不是抢钱了么?

“这你们就惊讶啦?”林紫纹语不惊人死不休:“在咱们这卖两块七,是因为这药是当地产的,卖不上价钱。你们听说过南药北销,北药南销吗,药这个东西需要弄到越远的地方才卖得越值钱,我让小郭找牙膏厂的销售员专门问过了,这一瓶‘天麻降压胶囊”在四川那卖到四块钱左方,在两广那边一些达地区,基本都过五块了。“

两口子不言语了,刚从上海往回走的时候还盘算着开个厂子,做些粗加工倒卖药品原材料呢,没想到儿子早就猜到了自己的想法,把两人这些日子来的打算一下子就否决了。

林紫纹见火候够了,开始下猛药:“爸,咱们山城别的没有,就这山里的东西要多少有多少,药品的材料多得都数不清,凭啥累死累活的把它们收拾利索了卖出去让别人赚钱呀,咱们又不缺本钱,你和我妈现在就开始准备,自己干个药厂吧!”

“这……”林从武沉吟不语,王玉梅犹豫着说:“儿子,开药厂不是这么简单的吧,再说咱们一没配方二没经验,连点儿准备都没有,能说干就干了?”

“那能有多难呀?”林紫纹笑着说:“缺配方咱们就买,没经验就雇有经验的人,缺准备咱们现在就准备,你看看牙膏厂,建成到现在还不到一年吧,现在经验也积累出来了,配方也能自己研究了,一年前谁有经验?还不都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干过来的嘛。”

林从武夫妇被儿子说获了心,开始一言一语的商量起来。他们哪知道儿子心中的如意算盘,现在国家医药方面的管理混乱不堪,而药品市场刚刚放开不久,恶性竞争还尚未开始,林紫纹已经预见到自己的业务员能一番手段后就拿下各地医药公司的药品准入证了,到那个时间财源滚滚自不必提,然后过一段时间后自主研的药品出了眉目,到时候何愁国药冲不出国门?

这一整天,一家三口人都没有出门,中饭是林紫纹下厨做的,林从武夫妇很快放弃了开一家“为他人做嫁衣”的土产加工厂的想法,转而加入林紫纹的药厂计划。如何筹划、审批、运营,第一批药品生产哪类,怎么包装,怎么打开市场,一家人气氛融融、林紫纹感觉自己新生以来,第一次和父母做这样的沟通,心中荡漾着温馨的幸福。

当天晚上,林紫纹的新家里摆起小宴,到场的只有李泽涛和许红霞、杨霖、刘宏宇这四个人。六猴儿和郭德刚出门在外,三胖子照顾着十多间游戏中心实在抽不出身,席间郭德刚从北京打了长途电话过来,说是广告的事情已经安排妥了,过两天正式播出后就可以回来。林从武最后一个拿到话筒,和郭德刚聊了几句后放下电话后边吃菜边说,这小郭前年这个时候还在为饭碗愁呢,现在已经是敢在中央电视台播广告的企业老总了。

杨霖给二舅倒满一杯葡萄酒,笑嘻嘻的说:“二舅,我听着你刚才的口气,好像有点羡慕啊。其实这不算什么呀,等咱药厂建起来了,过几年把药卖到了国外去,你就和我二舅妈坐上飞机,到美国的电视台播广告去!”

大家都笑了起来,如果一年前杨霖说出这番话来,那是在开玩笑,可现在郭德州已经和央视签了几百万元的广告合同了,用不了几天、明白牙膏的广告就会被播放到全国十几亿人的价里去,这些可是以前大家想都想不到的。小小牙膏都能卖遍全国,等将来有山城地方优势的药厂展起来后,赚老外的钱,又是什么稀罕事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