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秦嬴鱼TXT笔趣阁 > 第120頁(第1页)

第120頁(第1页)

「除了灌溉之外,池塘里還可以種藕,可以養魚蝦,圍著水庫,可以開闢養殖場,養雞鴨鵝,養豬,哦,是養豚、豕。養殖場裡會產生大量的牲畜糞便,可以建造坑池產氣肥地,依託養殖場,可以種植果圃和菜圃,豐富百姓們的餐桌。。。。。。」

「總之,建造這樣一個水庫,好處多多。您說,這裡是不是一塊寶地?」

通過秦魚一邊講述一邊比劃解說,這回秦王看懂了秦魚畫的什麼生態規劃圖了,但他有一個難題:「建造這樣一個水庫,需要徵發多少勞役?」

秦魚道:「這個我也想過了,這只是一個供西鄉和南鄉用的小水庫,工程量不大,用不著徵發勞役,讓百姓們農閒的時候出工去挖就行了。他們出工,我出糧食和錢,他們能賺些口糧和錢財渡過荒季,我能修水庫,一舉兩得。」

秦王皺眉:「你費勁折騰了一會,就只想著修一個小水庫,僅供自己的鄉里使用?魚令,你要是只有這點子狹隘的想法,寡人勸你還是不要做這個櫟陽令了。」

秦魚噘嘴:「我倒是想一下子修一個一勞永逸的工程呢,但除了沮水周圍的這片土地,過了南鄉就是一片荒地,連草都不長的,只修一個水庫,只引沮水的這一點子水,有什麼用啊?」

鄭國渠啊,要解決涇水和洛水之間渭水以北的這段鹽鹼化嚴重的荒地,必須要幾十年之後的鄭國渠這樣的大工程才能行啊。

等鄭國渠修好,涇水攜帶的大量泥沙就可以通過鄭國渠自西向東自流三百餘里,泥沙大面積覆蓋住鹽鹼地之後,上面才能種植糧食,這時候,這片荒地,才能真正的成為糧倉,同時,櫟陽東鄉時不時沮水泛濫的情況才會徹底解決。

現在,沒有鄭國渠,秦魚也只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折騰一下,解決一小部分水流的問題。治標不治本。

什麼?你要他自己去修鄭國渠?你以為這樣能用兩千多年的渠是說修就能修的嗎?不說修渠的技術問題,就是其中徵發的力夫和耗費的錢財,是現在的秦國能修的起嗎?

蜀郡的都江堰還沒修的,蜀地還未成為天府之國,為秦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秦國現在看著是很強大,但其實,並未強大到不能撼動的地步,至少,隔壁鄰居趙國,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

「而且,在頭兩年,我連連接水庫通水的水渠都不準備挖的。」你要僱人幹活,總要讓人看到實在的好處吧?「我的打算是,今年先把池塘挖出來,然後將坑池和養殖場建起來,百姓們看到了實在的好處,要是順利的話,明年再開始挖水庫,至於水渠,能用水車代替的話就不挖,勞民傷財的工程儘量少做。」

秦王:「水車?寡人聽說,巨子已經帶人將水車造好了,這水車,當真好用?」

秦魚道:「水車就是專門將河裡的水給運到岸上,方便人們取水用的。若是在水庫上

架構水車,只要打造足夠長的水槽,就能將水運到想運的地方去。製作木水槽可比挖渠省力多了,還能隨意拆卸組裝循環使用,方便灌溉田畝。」

「還有,若是墨者們將水碓和水磨做出來了,我打算沿著沮水建一溜的水磨坊,方便百姓們去舂米磨麵。」

「以西鄉作為試驗點,若是光景好了,再推廣到整個縣裡,穩著來,儘量不讓百姓們承擔風險,百姓們不承擔風險,就能安居樂業,百姓們安居樂業,有餘力了,我的工作開展才能順利,櫟陽才能進行下一步發展。」

其實,制約秦魚大跨步邁進的不是權利,更不是錢財,甚至都不是人才,而是最基礎的勞動力!

這個勞動力,還是包括健壯婦人在內的,因為秦國的人口,實在是太少了。不只是秦國,在這個時代,除了幾個有數的繁華大城市,絕對能用地廣人稀來形容所有的地方。

糧食生產的上限在哪裡?是土地兼併嚴重,最底層的庶民們沒有土地耕種嗎?

並不是。

而是有足夠耕種的土地,卻沒有足夠耕種的人口!

壯勞力都死在戰場上了,只留下老弱婦孺在家種田,他們才能種多少?種不了的,地也只能荒廢了,眼睜睜的看著讓它成為荒地。

秦魚估計,現在的秦國,所有人口加起來,絕對不過一百萬。他們櫟陽夠富了吧?但走在出了里邑的路上,同樣要成群結隊,不然,就跟走在野地里一樣,半天都見不到一個人影,非常容易發生行政和刑事案件。

讓秦魚做櫟陽令,秦魚就打算讓百姓們休養生息,儘量不徵發勞役。沒有餘力耕種的老弱可以去搞養殖嘛,吃肉吃蛋多了,糧食的需求就少了,營養配比還均衡呢。

除了種植和養殖之外,有餘力的還可以去剪羊毛、洗羊毛,鹼固然難得,但以現在羊毛的體量,也壓根用不到那麼多的鹼。還是那句話,人少,就什麼都少,就什麼都做不起來。

等到百姓們吃飽穿暖了,他們才會自發的為人口增長多做貢獻嘛。

秦王聽了秦魚的執政方針,想了想,道:「你這個治國方法,倒是有些黃老之術的意思。」

秦魚好奇問道:「黃老之術是個什麼術法?」

秦王笑道:「是

一種治國理念,就是君王在治理國家的時候,儘量少插手百姓們的生活,要無為而治。」

秦魚:「哦,但我覺著還是有一點不一樣的。」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