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我和太子调包那些年 > 第107頁(第1页)

第107頁(第1页)

第63章

賀固摸索到一把團扇輕輕扇風,雨後涼意從紗窗吹進來,不一會兒消了汗她才肯靠過來,二人暫無睡意,柔瑾還掛念許多事。

「二哥可有難為你?」

瑞王大婚後進了兵部,惠帝命三品將軍和當朝皇子一同前去平定蒙古部族之亂不可謂不重視,柔瑾前次入宮委婉表示擔憂駙馬,畢竟賀固與劉亢本有宿怨,可惠帝卻安慰她說蒙古部族有人鎮壓也需要有人示好,賀固負責打棒子,劉亢給甜棗,這不過一樁小事。

劉亢向來喜歡不擇手段的除掉眼中釘,柔瑾不認為他會放過除掉賀固的好機會。

賀固嗯了一聲又很快為劉亢辯白:「我與瑞王有些政見不合,但瑞王也贊過我帶兵有道並不在此事上與我爭執,瑞王有容人之量,我也該避讓一二。」

話好聽,但沒什麼說服力。

柔瑾只要確定賀固不會被動挨打即可,她又將京中變化說與他聽。

前日惠帝下令齊王進禮部給禮部尚書打下手,大婚的三位皇子都有了著落,唯有太子仍在文華館讀書,徐皇后和徐家都坐不住了,徐家一派的朝臣御史都上奏太子也該進六部任一職位熟悉朝政,但惠帝一副舉棋不定的模樣,認為太子尚且年幼不如哥哥們大婚已經成人,誰也沒想到惠帝會在這件事上給徐皇后一耳光。

太子自恃身份不和二皇子四皇子一道兒成婚,這回惠帝就用大婚與否拿捏太子,徐皇后氣了個仰到卻也不肯輕易訂下太子妃人選,而是飛快為元德二公主劉珍賜婚,駙馬仍是她先前為劉珍擇定的那人,藉口姐姐定親太子不好同一年成婚堵上惠帝藉此為太子賜婚的口,兩方因此僵持不下,但徐家聯合朝臣隱隱有勝過惠帝之勢,賀固與劉亢此時還朝正好為惠帝搖旗助威,柔瑾卻不想賀固過早介入惠帝與徐家之爭。

他要做惠帝的刀,但刀也有好壞之分,用的多了容易被人棄如敝履,惠帝儼然是不會珍惜那種人。

賀固不緊不慢拍著柔瑾後背力道輕柔:「殿下一片孝心不想讓陛下為難,臣都明白,想必瑞王會更願意為陛下排憂解難。」

想做皇帝的人多得是。

柔瑾被他拍得昏昏欲睡,好像染病的時候他也喜歡這麼拍她,都成習慣了。

「你明白就好。」

她徹底入睡。

賀固神色晦暗又摻雜一絲恨意,皇帝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他一個還不夠,為何要跟柔瑾說朝堂之事,是要她跟著擔憂加入這亂局和徐皇后作對?難道柔瑾這些年當靶子當的還不夠麼?

柔瑾沒有爭權奪勢的心思,吃穿住行也不講奢華,平日呆在府中文靜賢淑對人更是體貼入微,惠帝賞賜再多珍玩珠寶也不過是放到庫房充門面的擺設,而他帶回那些不值錢的面人泥人卻能讓她高興半天,她養在惠帝跟前十五年,是聞名天下第一受寵的公主,上一回收拾御史對付徐家是柔瑾主動,現在惠帝竟也眼也不眨的利用她?

呵,賀固自嘲一笑,是他想多了,在這位陛下心裡沒什麼是不能用的,前世提及太寧公主便痛哭流涕也不過是惺惺作態。

既然如此便不必報任何奢望了,就是不知道柔瑾知曉真相時該如何傷心。

乘著夜色月光賀固看到柔瑾擰著眉頭,縮著肩膀下意識往他這熱源身邊貼,想必是天涼察覺冷意,他登時忘記所有煩惱,輕柔將人攬進懷中,將薄被往上拉了拉。

再入宮見惠帝確有重賞,賀固將功勞推給劉亢言語間極是謙虛,其實不必他謙讓,忠心劉亢的屬臣也會加諸溢美之詞,於公賀固是普通臣子,於私賀固是駙馬女婿,怎麼也比不上劉亢得惠帝喜愛。

此事推讓到最後劉亢領最大的功,惠帝過意不去,人退下之後才不悅地嘆氣。

賀固溫聲道:「臣只為陛下分憂,陛下給臣的賞賜夠多了。」

樸素至極的大實話更容易讓人相信,惠帝龍心大悅也不再計較誰功勞多少,只低聲感嘆一句幸好我兒早早來了京城。

至於太子是否入六部一事仍沒有定論,惠帝不著急,只有徐皇后一派焦心。

文武百官品出味兒來也只能各自為戰每天吵得惠帝頭昏腦漲,就在惠帝心煩意亂之際他第一個孫子出世了。

大雨過後謙王妃煎熬兩天生下謙王長子也是惠帝頭一個孫輩,而先前貞華大公主生下了惠帝的外孫,惠帝對外孫反應平平,以往也不曾對謙王妃有孕一事有過任何表示,這次卻出乎意料的大賞特賞就連謙王妃的娘家也有賞銀。

孩子剛過三日惠帝迫不及待命謙王抱孩子入宮,親自抱了這個孫子,柔瑾沾光見了這孩子一面,他睡在襁褓中虎頭虎腦天真無邪,並不知自己所在之處充斥著什麼算計。

何況這孩子會不足周歲夭折,他的父母也因此一蹶不振惹怒惠帝以至闔府圈禁……

*

謙王生母是惠帝的通房丫鬟母子兩個常因出身低微自卑,前頭謙王被惠帝罰奉一年時更是被人滿京城笑話,這還是頭一回這樣揚眉吐氣,常年平靜無波的李賢妃此時滿面紅光,就連後宮也一時間人心浮動,鄭德妃、楚淑妃都不大在意惠帝寵幸哪個嬪妃反而一個勁兒催著兒子趕緊生個孫子出來。

滿月宴上謙王府賓客盈門,謙王站在府門前喜不自勝,柔瑾下馬車時他上前一步來接,不等柔瑾行禮便扶了扶她。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