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龙襄是谁 > 第59章 援兵快跑(第2页)

第59章 援兵快跑(第2页)

刘襄绝不会头铁的死磕这种险峻之地。

而令支就是他们最大的破绽,令支遇险,公孙家族面临宗祠被灭的危机,他们不得不救,也不敢不救。

他们败阵未必会死,可要是敢不救援,他们都会倒霉,非常非常的倒霉,那就生不如死了。

这就是辽西公孙氏的威势,这也是辽西各城最大的破绽。

七月十一,刘襄带兵东进,在卢水西岸堵住肥如县援兵四千五百人。

戮战一个时辰,将肥如援兵逼入卢水,射杀主将,全歼其部。

当天顺势渡河,携大胜之威,迫降肥如县城。

在城中休息一夜,留下一曲步卒清理世家豪强,守护城池,大军向临渝方向挺进。

七月十四,刘襄大军在碣石山山脚处伏击临榆援兵,两千郡兵三千豪强私兵尽被击溃。此役击杀千余人,俘虏三千人,余者逃散四方,主将邹丹亦被生擒。

刘襄不急追杀逃兵,迅带兵奔赴临榆。

两日后,以邹丹之名诈开城门,攻取临榆。

控制辽西走廊西面入口的目的终于达到,刘襄彻底松了一口气。

大军多日奔波,疲惫异常,便在临榆修整,海阳、令支两县虽未攻克,但已成笼中之鸟,旦夕可下,不必着急了。

军队修整期间,刘襄带人进入辽西走廊探查,傍海道路况糟糕,被海水侵蚀,多处路段泥泞难行,要想于此进军,需要事先修整道路,不具备突然袭击的条件。

刘襄深入几十里就回返了,他没有进攻辽东的时间窗口,至少最近一两年他只需要考虑防御的问题。

他还是打算在此建关。

选定了距临榆二十五里处的一块地方。

那里应该就是后世的山海关了,背靠燕山,南临渤海,宽一千余步。

刘襄将此地命名为榆关。

眼看秋收在即,刘襄得把劳力放回家乡,影响了秋收可是大事,就只能利用俘虏和贬为奴仆的世家豪强子弟筑关了。

好消息是公孙瓒的金大腿被刘襄送到渔阳县养老,不用担心公孙瓒迅崛起,而傍海道也确实不好通行,没有被人突袭的隐患,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不必过于急迫。

大军在临榆修整三日,总算恢复了体力,刘襄准备回军拿下令支和海阳两县,彻底结束战事。

令支守军已被打残,攻取不难。

海阳的守军跟刘襄预料的不一样,铁了心的死守城池,一步都不出来,乌延根本没有偷袭的机会。杨槯试探着攻了两次,都被打了回来,现在是双方对峙的局面。

刘襄准备先打海阳,因为海阳离得近。

留下前军监督俘虏建城筑关。

刘襄带兵西进,临榆向西,过了孤竹城就是海阳了,不足一百五十里。

两县中间的孤竹城,位于滦水西岸,是殷商时期兴起的古国,叫孤竹国,在春秋时期就灭亡了,现在那里是废墟。

孤竹国是商朝的诸侯国之一,商朝那会有点城邦制的意思,有些诸侯国其实就是一个城,城里的叫国人,是诸侯的国民,城外的叫野人,跟诸侯没关系。

那些诸侯就管城池里面和周边的城郭以及田地。其他的他们管不了,也不想管。

孤竹国那里还出了两个名人,伯夷和叔齐,就是耻食周粟,饿死阳山的那两个憨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