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是谁说的 > 第108章 荀君与猛虎(第1页)

第108章 荀君与猛虎(第1页)

“侯爷,十常侍当权以来,刺史、太守卖官鬻爵,盘剥百姓,以至于民不聊生。始有黄巾作乱。如今宗正刘焉议恢复州牧制,选贤良方正之士为地方州牧,牧守一方。侯爷以为如何?”

郭嘉杨陵望着躺下侃侃而谈的荀彧,心中欣喜不已。

今日清晨,郭嘉便带着荀彧来见杨陵了。

也不知道怎么的,杨陵系统奖励的天阶将令抽到的大部分都是武将,麾下也是武多文少。

如今没仗可大,要治理南郡时,才现自己麾下居然可用的人少之又少,荀彧登门,怎叫他不喜。

面对荀彧的问题,杨陵陷入了思索。

并不是他不知道标准答案,杨陵考虑的是如何回答,才是荀彧这个大汉最后一个忠臣想要的。

杨陵望了一眼堂下似笑非笑的郭嘉,顿了顿说道“州牧制始于王莽,为的是弹压地方叛乱。而刺史制度始于汉武皇帝,意在收天下权柄于龙庭。刺史有监察之权,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然州牧则集一州军政大权于一手。”

杨陵起身走到一面巨幅的大汉州郡图前,凝望片刻,猛然回头望向荀彧。

“刘焉!当斩!”杨陵注视着荀彧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

荀彧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说道:“刘焉乃汉室宗亲!此老成谋国之言,侯爷为何说刘焉当斩?”

杨陵冷笑着说道:“陵虽是弘农杨氏旁系,以军功得侯。文若先生欺我年少莽夫乎?!”

远征河北,平定黄巾,杨陵所杀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

如今手握雄兵,得封侯爵,更是封疆大吏,一怒之下自有人主之威。

但荀彧却泰然自若的说道:“侯爷何出此言呐?”

杨陵拔出腰间的宝剑,指着屏风上悬挂的大汉州郡图说道“黄巾之时,朝廷谕令地方豪强自募兵卒以剿黄巾。然如今黄巾已灭,这些百战之兵可散去了?”

杨陵手中的长剑至东向西:“青州的王虎本为黄巾贼,今受招安,有兵不下五万;上党张天邦、安定皇甫麒,皆手握重兵。还有本侯手中,亦有两万虎贲之师。”

“洛阳,有兵几何?”杨陵手中长剑指着虎牢关后的洛阳问道。

不待荀彧回答,杨陵将手中剑潇洒一扔,继续演戏:“州牧权柄甚重!九州有兵,而洛阳无兵!若行此策,岂非重蹈七国之祸乎?”

杨陵怒冲冠的说道:“这刘焉身为汉室宗亲也非庸碌之人,却献此祸国之策,他意欲何为?荀君言此人老陈谋国,他谋的是大汉正统之国,还是他刘焉的国?”

杨陵面朝洛阳,抱拳道:“陵起于微末,得圣上隆恩,封官授爵。定当上奏朝廷,阻止此事!”

“唉~陛下已经下旨应允此事了。”荀彧一脸愁容的长叹道。

“什么?!陛下已经下旨了?”影帝杨陵继续飙戏道。

站立在不远处的魏忠贤眼观鼻鼻观心如同老僧入定一般,好像昨日他并未和杨陵谈起锦衣卫关于汉帝允诺敕封州牧之事。

荀彧点了点头拱手道:“侯爷,这天下怕是要乱啊。”

杨陵冷哼一声:“陵虽不才,但若刘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某定率百战之始,擒杀此贼!”

杨陵心里跟明镜似的,熟知历史的他当然知道乱汉室江山的不止刘焉一人。

荀彧拱手拜道:“若大厦将倾,荀彧愿助侯爷匡扶汉室!”

等到荀彧说出这句话,杨陵才看清了荀彧身侧虚空中的金色卷轴。

史实:荀彧,字文若。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曹操平定北方的席谋臣。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世称【王佐之才】。

鸿图史记:荀彧,字文若。颍川荀氏子弟,荀子之后。举孝廉出身,初为守宫令。中平元年辞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