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顽贼 txt > 第六百三十章 怪胎(第2页)

第六百三十章 怪胎(第2页)

他们在征服喀山汗国的过程中为伊凡四世立下大功,一跃成为沙俄最富有的富商,作为沙皇的白手套主导将东部边境毛皮、盐、木材、矿产、蜂蜜等等资源变成财富。

受其主导的东进队伍,正经的沙俄贵族以及其附庸士兵其实不多。

所谓沙皇派出八百个哥萨克战神一举征服西伯利亚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实际上每年在西伯利亚饿死冻死的人都不止八百。

这趟属于斯特罗干诺夫家族的极东之旅,本就是一项持续数百年的伟业,家族作为沙俄首富的兴盛,也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俄国内战追随白军,失败后流亡欧洲,与国同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对西伯利亚的征服并不容易,单是征服喀山汗国就花了三代国王、多次战役,最终决战更是一次在前线投入六万五千军队,后期增兵至十五万之巨。

每年受雇涌入西伯利亚的军事、后勤人员超过六千,其中沙皇派来的射击军之类的部队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更多的,都是像莱万多这样被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招募来的江洋大盗、逃兵地痞、山贼草寇。

这些人物聚在一起,就是哥萨克。

哥萨克跟宋江的水泊梁山是一个东西。

瑞典的老练炮兵、波兰的资深骑兵、苏格兰的山地剑手、改信东正教的鞑靼马夫、奥斯曼逃奴水手,就是天罡地煞。

普通哥萨克就是山寨水寨的小喽啰,在天罡地煞的指挥下扛着英国人造的火枪、神罗铸的火炮、波西米亚造的火药、尼德兰锻打的刺剑,划着小船在西伯利亚的河道间横冲直撞,修筑堡寨、征收毛皮。

七月的库兹涅茨克堡气候温暖,这是一年当中难得的好天气。

每年这个时候,后方的秋明城会送来补给、兵员、军械……当然没人想要什么鬼军械。

这个鬼地方除了枪炮,什么都缺,所以他们什么都想要。

秋明城的信使已经过来,告诉他们几天之内会有两批超过三千人的军队经过这里,能给他们补充二十四个人,剩下的军队会继续向东,补充沿途鄂毕河、叶尼塞河乃至勒拿河西岸的堡寨据点。

这两批军队,一批是为了支援叶尼塞斯克堡的百夫长皮特·贝克托夫。

皮特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来西伯利亚之前是沙皇的射击军,自愿调到叶尼塞河流域的堡垒,这两年在西伯利亚名声鹊起。

他是个很有办法的低级官员,带着三十名士兵和十几个猎人出差两年半,使安加拉河流域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向沙皇效忠,更建立起雅库茨克木堡。

最重要的是,带回两千四百七十一张黑貂皮、二十五件貂皮大衣。

他的办法很简单,告诉那些林中百姓小部落,西边已经全部向沙皇臣服,不论喀尔喀蒙古向林中百姓征收多少赋税,沙皇都仅征收喀尔喀蒙古征收的三分之一。

然后把部落中的萨满或长老请到要塞,软禁起来作为人质,避免部落拒交赋税。

随后向西边请求军队支援。

一座木寨建立起来,莫斯科派遣的督军、税官、文官,以及斯特罗干诺夫家族派遣的雇佣军随后就到,对要塞加固、扩建。

等他们站稳脚跟,则开始向已经臣服的原住民征收重税,并发兵攻打未臣服的部落,杀鸡骇猴。

这套流程,值得沙皇派到西伯利亚的所有官员学习。

而今年过来的另一支超过三千人的军队,则是为了应付卫拉特。

是应付,不是对付。

沙俄与卫拉特的交往,可以追溯至三十年前。

他们远比元帅府更了解卫拉特,同样也更加清楚,卫拉特远比只有两万战兵的喀山汗国强大得多,根本不是几百个、上千个远征军就能对付的敌人。

沙俄应付卫拉特的方法,就是当个落到锅里的苍蝇,一面派遣官员同卫拉特诸部的各个酋长议和,条件是名义上臣服沙皇,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条件。

另一方面,则派遣小队进入北方,同那些作为卫拉特贡民的小部落打交道,向他们索要毛皮。

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开放秋明城作为贸易据点,向其提供老旧的硝火枪、手工艺制品、食物和哈萨克汗国的情报,以此来交换毛皮。

尽管这三十年间,沙俄的小据点经常会被卫拉特劫掠、焚毁,但秋明官府和卫拉特诸部贵族的私人往来一直没有断绝。

因为双方根本算不上生死大敌,沙俄的目标是西伯利亚北部的毛皮、矿产,而卫拉特的头号敌人一直是哈萨克汗国。

双方本来就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毛皮对卫拉特来说并不稀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