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我为秦武王 > 败家他是专业的(第2页)

败家他是专业的(第2页)

左右忙点头,始皇帝率先转身进殿,“都随朕来。”

文武大臣也收起八卦的心思,跟随始皇帝进了内殿,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也到了处理事情的时候了。

进了内殿后。

始皇帝高坐在上头,“今幸得上天垂怜指点,吾等才有机会知晓未来发生之事……”说着他如刃的眼神在胡亥身上滑过一圈,胡亥接触到他的视线,双脚一软跪到了中间,“儿臣有罪,儿臣猪狗不如做出那样的事,求父皇饶儿一命,宽宥儿一回,儿今后必不会做那样的事。”

所有的大臣和宗亲:“……”你难道还想再来一次吗?

始皇帝冰冷的看着胡亥,冷冷的说道:“公子胡亥,残害手足忠良,祸害大秦,败坏祖宗基业,致我秦朝六世先祖心血付诸东流,如此逆子,不配为我嬴氏子。着令除族,贬为庶人,即刻赶出咸阳城。”

胡亥吓的后背一凉,整个人差点没晕过去,“父皇!儿臣不敢了,再也不敢了,父皇饶儿臣一回。”

他连连磕头,想求始皇帝收回成命,始皇帝却不为所动,“愣着做什么?还不拖下去?”

郎中令叫来了人,把瘫成一团的胡亥拖下去。

发落完胡亥后,始皇帝又接着处置赵高和李斯,“赵高,不思朕恩,违背上令,矫诏误国,俱五刑,夷三族。李斯……”说到李斯,始皇帝的情绪起伏明显更多一些,在大秦统一的路上,李斯功不可没,他的很多政策和理念也只有李斯能理解,也只有李斯能和他合拍。

李斯可以说是他政治路上的知己好友,他也爱重李斯,也很信任他,正因此李斯在他死后的背刺更让他愤怒。

“李斯……”

这两字又在始皇帝的舌尖滚了一次。

殿里的满朝文武这时都提起了心,屏着呼吸等始皇帝的宣判,他们中当然有人希望李斯死,李斯死了他的位置必会空出来,那到时他们就会机会上了。

有希望李斯死的,自然也有不希望李斯死的,不过这大都是李斯那一派的人,他们即使心里这么想这时也不敢出列为他求情。未来的李斯做了那么大的错事,害的大秦二世而亡,对爱重江山的陛下而言陛下估计想杀了他的心都有了。

其实不止陛下,他们也是有怨的,这是他们效忠了大半辈子的国家,每个人都为大秦殚精竭虑付出许多的心血,好不容易才统一,结果李斯跟赵高胡亥转手就把大秦败了,他们又怎么会不愤怒?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两派人马都不吭声,都等着始皇帝下令,不知不觉间殿内的气氛就变得沉重,空气也凝了起来。

就在大家以为会继续这样下去时,始皇帝忽然转了下头问下首的子婴,“子婴,你觉得该如何处理?”

猛不防被点名的子婴:“……”

现在压力来到了子婴这边,迎着满朝文武灼人的视线,子婴出列站到了中间,“臣以为该留他一命,廷尉大才,为我大秦立下许多的功劳,今我大秦刚统一六国,尚有许多的事需要廷尉辅助处理。且面对二世的作为时,廷尉亦曾上书劝谏,不是赵高之流,所以臣以为他不该杀。”

重要的是,未来的李斯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许多道不明的视线落到子婴身上,或打量或揣测,子婴只当看不见,他只是等始皇帝做最后的决断,过了一会儿头顶上才飘下始皇帝的声音,“然。”

他下令,“廷尉李斯,不尽臣责,令褫其爵位,罚俸三年,明归家闭门思过,思完己过再重新上殿议事。”

一句话定了李斯的结局,大家面上谁也没说什么,只是落到子婴身上的视线更复杂了些。还不等这群官场老油子想一些有的没的,他们就听始皇帝又问道:“六国的事你觉得该如何处理?”

子婴思索了下,回道:“六国人多,且尚未全归附大秦,如果这时对他们大肆抓捕,难免会造成人心惶惶,民心不稳,六国余孽要是奋力一搏,又会起新的烽烟,臣以为先不动的为好。”

始皇帝说:“朕放过他们,他们却屠我嬴氏满门,一个不留。”

“此举可恨,臣亦恨他们,但此事非今之重,所以臣以为可以先放一放。”

始皇帝没有赞同也没有不赞同,他只是说道:“你回去,写一封如何处理安置六国的奏疏上来。”

这话一出,不止大臣们变了脸色,就连扶苏脸色也有点变了,如果说始皇帝问子婴问题只是偶然,那让子婴回去写怎么处理六国的奏疏这意思就不一样了,陛下这是想要培养子婴啊。

他们想的没错,秦始皇确实想要培养子婴。

子婴既能从胡亥那个疯子大肆屠杀宗室的浩劫中活下来,又能在宗室振恐朝野震荡时上书劝谏胡亥不要诛杀蒙恬蒙毅兄弟,最后还能诛杀赵高,这一切足以说明他为人有勇有谋,有情有义,不畏生死,一心为秦,值得好好培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