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儒门七十二圣 > 第110章 逐渐沸腾(第1页)

第110章 逐渐沸腾(第1页)

要是世界上有后悔药吃,朱昱建三人就算倾家荡产也要买上一份来吃。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就在张轮才说话之间,半空中先后有几道青色身影疾驰而来。

第一个到的是一位穿着森绿色官服的中年男子,是崇仁坊所在的西城父母官,通判宋玉轮。

自大黎定都之后,神都城规模逐渐庞大,百业兴旺,管理起来也愈不易,所以在睿宗朝时期,根据尚书右仆射韦蓝裳的建议将其一分为四,分设东、西、南、北城加强管辖。

四个区域的最高职位皆为通判,与上等大县的县令品级和职权相当,为正六级官员。

宋玉轮便是神都西城区的主官,有监察之职能,对辖区内生的事情感应更加及时,而且在他管辖的区域之中,可以借用官印的力量,挥出更强的实力。他现崇仁坊这边出现九彩华光之后,第一时间就作出反应,拿着官印全力催动,所以能第一个赶到现场。

宋玉轮刚刚到达不久,又有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落了下来。

其中先到的这一位是姜澈的熟人,国子监太学院的夫子张公望,之前和姜澈有过数次交集,姜澈第一次进国子监还是他引的路。

后到的那一位中年人姜澈并不认识,不过他就站在了张公望身旁,想来二人应该是朋友。

这位中年人名叫瞿士耕,他家也位于姜澈所在的崇仁坊之内,不过一个是在东边,一个是在西边。张公望与瞿士耕确实是同乡兼好友,他今天正巧在瞿士耕家中做客,他们现姜澈这里的动静后,立刻激了儒家神通——平步青云,一同踏空而来。

张公望和瞿士耕都是五品修身境的夫子,不过张公望差临门一脚就能突破到齐家境,是五品巅峰,稍稍胜过瞿士耕,所以全力催动之下度快过瞿士耕几步。

三人刚刚赶到街巷中,先便注意到异象的源头,那篇已经深深烙印在墙壁之上的《陋室铭》。

宋玉轮认真从头至尾品读一编,开口赞颂道:“开篇以山水引喻,则来不突;文末引古语做结,则气势不尽;中间屋外景、室中人、手上事,布置层次,结尾巧引‘何陋’之言,隐藏‘君子居之’四字在内,构思精巧,回味无穷。”

宋玉轮读完全篇后,也是自肺腑赞叹:“不愧为九彩文章,小小短篇,无法不备。凡铭多自警,此文却自得自夸,体格稍变。至其词调之清丽,结构之浑成,则文字虽不满百,自含大雅。”

张公望则是笔挺地站在墙壁前,一动不动地盯着上面的墨迹,似有所感,激动地说道:“这是一篇‘澄心文’,九彩的‘澄心文’!”

儒修要炼文心、开文路、辟文界,顾名思义,“澄心文”可以辅助儒修凝练文心。

“澄心文”不仅作用极大,更是非常罕见,可能一万篇文章里面才能找出一篇,像是《陋室铭》这样独断千古的“澄心文”可谓是可遇不可求,价值也更上一层楼。

逐字逐句读完文章,三人这才收回神思,注意到了一旁站立的姜澈,这篇九彩文看样子是这位年轻所写的。

张公望此前已经和姜澈相识,他心中清楚姜澈的本事,之前已经见姜澈写过一接近九彩的战诗,此时此刻,见到这九彩文,自然而然联想到姜澈身上,虽然惊讶倒是也不觉得有多夸张。

他主动开口介绍双方的身份:“沛然,这位是西城通判宋玉轮宋大人,这一位是我的同乡老友瞿士耕。”

姜澈主动拱手见礼:“晚辈姜澈,见过王夫子、瞿夫子、宋大人。”

宋玉轮露出了和蔼的笑容,向姜澈确认自己的想法:“不必多礼。本官刚才察觉此地有九彩诗文引天地异象,所以前来一探究竟。这篇《陋室铭》可是沛然你所作?”

姜澈答道:“正是学生刚才所写。”

一旁的瞿士耕听闻,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脸上的笑容灿烂,说道:“甚好,甚好。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张公望的注意力仍然被墙上文字所吸引,在心中一点一滴地品味。

认识过姜澈,宋玉轮又注意到不远处狼狈不堪的朱昱建几人。

这时候,沈厚走上前主动给宋玉轮解释了前因后果。宋玉轮和沈家有渊源,尽管不算是绑定在一起,但是关系也算不错,因此沈厚与他相识。

这时候,附近其他人也被九彩诗的异象所吸引。6续凑过来瞧瞧热闹。

沈厚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也顺带让在场的旁观人群都明白了朱昱建几人落得这般下场的缘由。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该。

围观群众们看向他们三人的眼神中,大多包含的是鄙夷、厌恶和嘲讽这类情绪。

此外,也有少数平素和他们三家交好的人,此刻确实觉得十分尴尬。

宋玉轮看着朱昱建和王佲说道:“身为儒门子弟,非但心思狭隘,不知见贤思齐,还钻研歪门邪道,恶意中伤同道,为圣道所不容,你们今日的下场完全是罪有应得。”

他还讥讽道:“不过你们三人还算无意中办了一件好事。如果不是你们咄咄相逼,世人又怎么会有机会见识到这样一篇独断千古的‘澄心’铭文。”

宋玉轮平素为官正直清廉,不怕得罪人,不归属于任何党派,而且他一直痛惜大黎江河日下的现状,对朝廷中以尚书左仆射秦楏为的秦党多行绳营苟且之事一直不满,所以对朱昱建三人丝毫不客气。

周围其他吃瓜群众也就此事议论纷纷。

“身居陋室,却还能始终保持着高洁伟岸的君子之心,这份淡然确实是某所远不能及矣。篇幅极短,格局确实甚大,读之让某生愧。”

“文末以《子罕篇》‘何陋之有’一语做结,诵法先圣,足见此文作者德行之深厚,又岂是几个跳梁小丑有资格随意诋毁中伤的?”

喜欢儒门为圣请大家收藏:()儒门为圣燃文书库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